邵长蘅散文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长蘅的散文,清人评价褒贬不一,或以其散文可与侯方域、魏禧等并称,或以其散文学唐宋文而蹊径未化。学界现有关于邵长蘅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诗歌,对其散文成就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对邵长蘅的散文进行系统的个案研究,通过对其生平著述、文学交游、散文理论以及散文创作的考察,从文学散文的角度重估邵长蘅散文的成就。文章一共分四章。首章对邵长蘅生平进行分期,主要论及其心态变化以及影响其创作心态的重要事件,并且对其相关著述、文集版本和散文概貌简要介绍。第二章邵长蘅文学交游与散文理论的关联研究。邵长蘅散文理论主要包含对“文之源”与“文之法”的探索,“文有根柢”的强调,以及“裁剪法”的提出等等,通过交游与文论的关联研究,了解邵长蘅散文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明确其散文理论的特色。首节主要介绍毗陵博通的学风以及“毗陵四家”,是邵氏散文理论中“文之源”探索的大背景;第二节谈论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词科,文士汇聚京中,邵长蘅携簏稿北上,名动京师,与名家酬唱,并请名家点评文集,其散文理论中“文之法”和“文有根柢”在这段交游后逐渐明晰成熟;最后一节通过邵长蘅在宋荦幕府期间的交游研究,分析晚期其理论思想的衍进与传播。第三章邵长蘅散文创作的个案研究,主要在明末清初传记、游记以及尺牍的发展线索下,对邵长蘅散文独特性的认识。分析其成就最高的传记、游记以及尺牍,传记选择忠臣、孝子以及慷慨赴难者为传主,倾向于记载忠孝节烈之事,写人重裁剪,显“独到处”,叙事以实录为主导,有传奇笔法的渗透。山水游记以奇丽笔墨书写奇险山水,融入不遇之感与哲理思辨,尺牍在内容上有论文说理,补史博物,呈现闲话家常与直抒胸臆的特色。另外在余论中涉及其他文类的创作风貌,从而更好把握邵长蘅散文的特色。最后一章在前文探讨的基础上,从文学散文的角度对邵长蘅散文的价值进行重估。通过分析清人批评“文人之文”这一现象,明确这一倾向背后所蕴含的,清人在散文创作中对学术与实用的重视,明晰清初散文的大背景。根据邵长蘅注重散文创作,得意于自身文章的成就,而从文学散文的角度对其散文创作价值重估较为客观,认识到邵长蘅散文在创作内容上的开拓与创作手法上的提升。
其他文献
当今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势头正盛,汉语国际教师缺口越来越大,如何提高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显得愈加迫切。研究论文选题不仅可以全面地考察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可以了解到整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既对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有所帮助,还能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选取了西北地区2009年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七所高校,对其2012
镍基高温合金作为航空航天领域设备和零件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很难通过传统的切削加工方式成形内部结构复杂的零件。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层层叠加,快速冷却的成形方式成形零件。但是影响SLM技术成形零件的综合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成形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的设定。本文对SLM技术成形GH4169这种用途广泛的镍基高温合金做了详细的研究,首先研究了成形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扫描速度、
教师能力是教师教学时所需的能力,汉语教师能力则是汉语教学时所需的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汉语教学能力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更间接影响了国家优秀文化的传播。因此汉语教师能力的构成一直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有效研究不同类型的汉语教师现状有助于提高国家汉语教学质量。在相关文献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以下简称《标准》)的基础上,运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深入分析不同
疑问句教学贯穿汉语教学的始终,在汉语教学中作用突出。本文选择了格鲁吉亚普遍使用的两部汉语教材——《快乐汉语1》和《HSK标准教程1》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其中疑问句编排和设计的定性定量的对比为切入点,来探讨格鲁吉亚疑问句教学的新思路,也希望为格鲁吉亚新汉语教材的疑问句编排的编写提供一些建议。本文首先从《快乐汉语1》和《HSK标准教程1》中疑问句相关语法项目本身的分布入手,依次整理了两部教材中疑问句数量
本文基于元音格局理论,通过声学实验和数据分析,对不同汉语水平卢旺达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的发音情况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考察,以期归纳出学习者的发音特征、习得顺序和语音偏误,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针对卢旺达学生的汉语元音教学提供思路。文章首先从元音系统和元音格局两方面对比了汉语和卢旺达语的一级元音。研究表明,汉语一级元音既包括舌面元音/?、?、?、?、?/,也包括舌尖元音/?、?/,但卢旺达语一级元音只
对外汉语词汇中的近义词以其自身的特点一直在词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从近义词中的各类词来看,其中的近义动词基数大、使用频率较高,且通过观看“汉语桥”比赛、与留学生日常交际及实际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近义动词时经常出现误用。为此,本文以近五届“汉语桥”比赛主题演讲环节筛选出来的学习者误用的49组近义动词为基础,继而将这49组近义动词放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进行检索,并遵循
“汉语热”已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人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吸引,开始对学习汉语感兴趣。每年都有大量的汉语教师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后,前往世界各地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我们发现,外派教师中有很多人并没有熟练掌握赴任国家的本土语言。为方便教学的开展,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媒介语来辅助教学。但媒介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使用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同时学者们对媒介语使用的频率、时机等也各有看法。本文以肯尼亚华文学院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国际汉语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结合有效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相关理论,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总结了各个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并在课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影响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因素展开分析,提出应对的策略。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
近几年,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了便捷又广大的平台。以李子柒为代表,千千万万的中国新媒体人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推向新的高度。饮食词汇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论文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中的饮食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对比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研究词汇背后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饮食词汇的教学。论文共分五
语气副词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常将语义上有共性的语气副词放在一起讨论。“不妨”“最好”“何不”“还是”“干脆”都具有[+建议]义,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进行建议,本文将这组词称为建议类语气副词。本文以建议类语气副词为研究对象,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替换、对比等研究方法,探讨建议类语气副词的情态问题、同现问题、焦点结构、主位结构等,旨在寻求建议类语气副词的语义及功能差异,并探究导致其差异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