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作为三大金融期货(股指、外汇、利率期货)之一,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是一个低交易成本、高杠杆水平的衍生性交易工具。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2010年4月16日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在2015年4月16日推出中证5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股票市场形成影响。在2015年“股灾”等事件中,股指期货被批评者认为加剧股市波动及促使股市下跌的原因。本文研究中国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试图回应“股指期货是否成为A股市场波动加剧因素,甚至是否本次股灾原因”的疑问,研究其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并对金融市场监管者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的数据包括自股指期货开通前2年至2015年11月30日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每日收盘价、股指期货每日结算价及持仓量,分析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ARCH族模型(含GARCH、EGARCH)、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等,分析工具包括Excel和EViews。 本文基于所采用的数据和分析方法,认为股指期货不是加剧股市波动的原因,而股指期货开通后,沪深300指数的波动性有所下降,但股指期货持仓量和市场波动呈现较大的正相关,股指期货持仓量具有股市波动性发现的作用;股指期货不是股票指数涨跌的原因,因此股指期货不是导致或加剧“股灾”的原因。 本文建议监管者在加强风险监控的同时,退出对股指期货的非常规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