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B介导RIP3/MLKL通路在急性DVT血管壁损伤中的实验研究及其靶向超声造影评价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ehu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IL-17B介导RIP3/MLKL通路在急性DVT血管壁损伤中的实验研究[目的]1、通过狭窄法建立小鼠DVT模型,明确RIP3/MLKL通路及其上游调控因子IL-17B是否参与急性DVT后血管壁损伤;2、探索IL-17B与RIP3/MLKL通路和炎症反应之间的调控作用。[方法]1、随机选取42只WT小鼠建立DVT模型,根据是否狭窄IVC及结扎时间将42只WT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h、6h、12h、24h、48h和7d组,每组6只,确定小鼠成栓率;2、将50只WT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DVT组(30只,狭窄IVC组织48h),48h后取IVC组织检测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3、随机选取WT小鼠、RIP3基因敲除小鼠(RIP3-/-)和MLKL基因敲除小鼠(MLKL-/-)各6只建立DVT模型,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对小鼠IVC组织进行真核转录组测序分析,寻找差异表达mRNA;4、选取ECV304细胞株,构建OGD细胞模型,检测不同OGD时间(2h、4h、6h、12h、24h)IL-17B表达情况;检测IL-17B干预后,OGD模型细胞中坏死性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siRNA转染ECV304细胞,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情况;5、根据是否狭窄IVC及狭窄前给药不同,将WT小鼠分为4组,每组18只:Control组(对照组,不结扎IVC)、DVT组(IVC狭窄)、DVT/IL-17B组(IVC狭窄+狭窄前约30min于尾静脉注射50μg/kg IL-17B)、DVT/Anti-IL-17B组(IVC狭窄+狭窄前约30min于尾静脉注射50μg/kg IL-17B抗体);6、根据是否给予IL-17B蛋白预处理,将WT小鼠、RIP3-/-小鼠和MLKL-/-小鼠的DVT模型分为6组,即WTDVT组、RIP3-/-DVT组、MLKL-/-DVT组、WT/IL-17B DVT组、RIP3-/-/IL-17B DVT组、MLKL-/-/IL-17B DVT组,每组 18只;所有小鼠都经病理检查确定有无血栓形成,每组6只进行ELISA分析,6只进行免疫组化,6只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1、狭窄法建立小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成栓率和血栓面积均随结扎时间延长而增加,于48h成栓率达83.3%,血栓横截面积达峰值;2、测序结果及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急性血栓形成下腔静脉组织中IL-17B的差异表达与RIP3/MLKL信号通路显著相关。3、体外实验:(1)OGD组细胞的IL-17B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均有P<0.05),OGD2h起IL-17B表达就增高,2-6h内IL-17B的表达出现平台期,12h后再次升高;OGD-2h组的IL-17B蛋白表达和RIP3、MLKL磷酸化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均有P<0.05);OGD-2h/IL-17B组RIP3和MLKL磷酸化水平均较单纯OGD-2h组增高(均有pP<0.05);(2)单纯OGD组细胞IL-17B、IL-6、TNF-α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均有P<0.05);OGD/IL-17B组各炎症因子均较单纯OGD组增高(均有P<0.05);siRNA转染OGD/IL-17B组各炎症因子较OGD/IL-17B组下调(均有P<0.05);4、体内实验:(1)DVT/IL-17B组小鼠RIP3和MLKL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均较DVT组高(均有P<0.05),DVT/Anti-IL-17B组小鼠的相关指标较DVT组下调(均有P<0.05);无论是否经IL-17B预处理,RIP3-/-小、鼠的MLKL表达无明显变化(均有P>0.05)。与WT小鼠相比,MLKL-/-小鼠的p-RIP3/RIP3比值降低(P<0.05);(2)WT小鼠DVT组血浆IL-6和TNF-α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均有P<0.05);WT小鼠DVT/IL-17B组血浆炎症因子均较单纯DVT组高(均有P<0.05);RIP3-/-小鼠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IL-6和TNF-α的变化不明显(均有P>0.05),DVT组与DVT/IL-17B组相比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不明显(均有P>0.05);MLKL-/-小鼠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IL-6和TNF-α的变化不明显(均有P>0.05),DVT组与DVT/IL-17B组相比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不明显(均有P>0.05);(3)各组小鼠血栓形成情况:DVT/IL-17B组血栓的重量和横截面积均较DVT组增加(均有P<0.05);而DVT/Anti-IL-17B组血栓的重量和横截面积均比DVT组小(均有P<0.05)。此外,无论有无IL-17B预处理,RIP3--小鼠或MLKL-/-小、鼠血栓的重量均较WT小鼠的小(均有P<0.05)。[结论]1、RIP3/MLKL通路参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2、IL-17B能够促进RIP3/MLKL通路的激活,也能促进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分泌,可能通过激活坏死性凋亡通路加重血管壁的炎症损伤;3、IL-17B通过调控RIP3/MLKL通路参与深静脉血栓形成,IL-17B能加重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而IL-17B抗体干预能显著减轻深静脉血栓形成;4、RIP3/MLKL通路的抑制对急性DVT及其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携IL-17B抗体的靶向声学造影评价急性DVT的实验研究[目的]将携IL-17B的靶向声学造影剂用于DVT模型兔的造影研究,以期用“可视”的超声造影成像定量评价“微观”的血管壁损伤程度。[方法]1、选取70只新西兰兔进行超声造影研究,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10只)、假手术组(S组,10只)和DVT组(D组50只,根据狭窄时间又分为D2h、D6h、D24h、D48h组,D48h组20只,其余每组10只);各组组内又分为普通微泡(MBN)组(C0、S0、D0组)和靶向微泡(MBI)组(C1、S1、D1组);2、制备携IL-17B抗体的靶向声学造影剂,将其与OGD损伤的ECV304细胞孵育,计算二者的结合率(花环形成率);3、将构建好的携IL-17B抗体靶向超声造影剂用于实验兔下腔静脉造影研究,比较①各组兔血管壁周围组织灌注超声造影指标(ME、PI、TTP、RS、AUC),②D0组和D1组血管壁超声造影指标(wME);4、检测各组兔循环炎症因子表达量及血管壁IL-17B蛋白表达量,分析①血管壁周围组织灌注造影指标与循环炎症因子的相关性,②血管壁超声造影指标与血管壁IL-17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超声造影指标: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MBN和MBI微泡各超声造影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分别与DVT组比较,各造影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DVT组MBN微泡与MBI微泡相比,ME、AUC、wM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2、花环形成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OGD组的花环形成率升高,在OGD2h呈现接近100%的形成率;3、血浆炎症因子表达情况: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血浆IL-17B、IL-6和TNF-α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假手术组与DVT组相比,血浆各炎症因子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血管壁IL-17B表达情况:正常对照与假手术组比较,血管壁IL-17B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与DVT组相比,血管壁IL-17B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4、造影指标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ME、PI、RS、AUS与血浆各炎症因子表达均呈正相关,TTP与血浆各炎症因子表达均呈负相关;wME与血管壁IL-17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急性DVT血管周围组织灌注明显增加,且与血浆炎症因子密切相关;2、靶向声学造影技术不仅能评价急性DVT血管周围组织灌注情况,还能评价血管壁损伤情况。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死亡率、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因患肺癌导致的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目前对于它的发生、发展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深入探讨肺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对进行针对性地诊治有极大好处。区别于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域的肺癌高发情况,云南省东北部的肺癌高发表现出其自身特点,呈点状极为集中的分布,主要集中的地区是宣威和个旧两个地级市范围,尤其是宣威地区肺癌又是国内乃至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
[目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量减小、骨组织微结构退化,继而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剧增的系统性骨病,其所致骨折为老年人致畸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全球OP患者约2亿余,平均每3秒便会新发一例OP所致骨折[2]。伴随老龄化加剧,OP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呈爆发式增长,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OP发病率高、危害巨大,发病机制却难以揭示,OP越发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难题。因
[目的]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免疫疗法主要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其靶向杀伤癌细胞,且副作用较小。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由于有明确的靶向性,已被证明是治疗癌症最有希望的免疫细胞。特别是靶向CD19的CAR-T细胞在治疗B系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瘤方面取得显著疗效。但CAR-T细胞如何在体外进一步
第一部分 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MRI研究[目的]从大脑结构、功能、网络不同层面研究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改变,探究灰质体积(GMV)和皮层形态的改变,以及结构协方差网络(SCNs)的拓扑属性差异,研究GMV变化和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局部一致性(ReHo)和低频振幅(ALFF)探讨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网络的差异,以更全面地认识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重塑改变,为这类患者制定更准确和具体的康复
第一部分噻托溴铵治疗不同HRCT表型的COPD患者血清代谢物及临床疗效研究[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异质性导致其接受相同治疗的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治疗效果。COPD患者需要的是针对其自身特征的个体化治疗。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来研究不同CT表型的COPD患者之间的差异性。[方法]根据患者胸部CT的影像结果,将67位COPD患者分成E表型(n=35人)和M表型(n=32人
[背 景]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又称缺血性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以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组织损伤及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尽管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对脑缺血性损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肢体远距缺血后处理(remote 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LIPostC)已
第一部分云南省白、彝、汉族农村50岁以上人群眼生物学参数差异[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中国西南农村白、彝、汉三个民族在眼部生物学参数上的民族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6504名(2183例汉族、2202例彝族和2119例白族)50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每一名调查对象都接受标准化的眼部检查及访谈式问卷调查,以便进行风险因子评估。使用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和A型超声检查仪分别对双眼生物学参数,包括中央角膜厚度(C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且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给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威胁。DR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受多因素、多基因、多分子通路的影响,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发现,DR可能与多元醇的代谢通路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基化
背景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炎,约占全球骨关节炎的85%,受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日益增加的肥胖和关节损伤问题的影响,这一疾病变得越来越普遍。因其具有一定的致残性,KOA严重影响患者的就业状况和生活质量,给个人、卫生保健系统和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成本造成显著影响,是一种重大的、日益加重的健康负担。然而在如此巨大的疾病负担下,仍有大量的KOA患者的没有得到
[目的]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Posthepatectomyliverdysfunction,PLD)仍然是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及术后生存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接受半肝切除等大范围肝切除术的患者。发掘有效促进肝再生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美洲大蠊提取物(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s,PAEs)广泛用于促进皮肤创伤修复,疗效显著;此外,PAEs还有保护肝脏、抗炎、保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