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城市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之余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与此同时,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发展,也使得居民的休闲活动逐步从家庭空间向社会公共空间转移。城市的休闲功能,是城市发展水平和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的时代体现。《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使得休闲发展开始步入快速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对城市基本公共休闲供给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及时了解供求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休闲发展政策,不断提高政府公共休闲服务水平,促进整个社会大众休闲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文章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法和问卷调查法,注重理论与实证结合、定性与定量兼顾、归纳与演绎并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供给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改变以往国内公共休闲研究多采用定性描述的传统,为我国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借鉴。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宏观层面。我国城市基本公共休闲服务供给在整体上存在着如下问题:一、公共休闲政策缺乏体系,政府供给边界模糊;二、供给机构框架分割,职能分散;三、职能部门重视管理,忽视资源配置;四、供给主体单一,非政府主体进入门槛较高;五、财政投入总量较低,支出结构不合理;六、公共休闲资源配置不足与不均衡并存。研究认为需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改善:第一,对公共休闲服务供给的法律机制予以确立,从而形成对公共休闲服务供给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约束。第二,休闲管理的统一机构应尽快建立,全面负责公共休闲事务,打破部门职能分散、管理割据的现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第三,逐步取消政府在文化、体育、媒体等方面对非营利机构的较多管制,充分发挥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在公共休闲服务领域中的作用。第四,进一步加大公共休闲服务供给的财政预算,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体制,探索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量缩短区域间经济水平差距。第五,重视并加大对休闲研究学术团体的资助,确保研究成果能较大程度的为政府供给公共休闲服务、制定休闲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2)微观层面。对七城市的调查发现,目前城市中公共休闲服务供给普遍存在供给类型偏少、层级较低的特征。城市中社区覆盖率较高的公共休闲空间有大型商场或购物中心、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公共健身器材和城市广场几类。而由政府供给的公共休闲空间中,社区覆盖率较高的仅有满足居民身体健康、消遣娱乐等基本休闲需求层次的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和公共健身器材四类。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对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频率非常低,尤其是城市中一些能够提高技能、丰富知识以及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公共休闲空间则几乎不作为市民的休闲选择。调查还发现,没有空闲时间仍是城市居民不能经常使用公共休闲空间的最大障碍,而交通不便则是超过休闲活动设施太少的第二制约因素,此外,公共休闲活动场所或设施不足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带薪休假制度在短期内难以全面施行,应通过改进无效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对休假制度的立法和实施标准等途径,尽可能促进大众闲暇时间的增加。构建以社区为中心的小型分散式休闲服务供给体系,引导居民就地分散休闲,以此解决因交通不便所带来的公共休闲资源可达性差的制约。充分利用社会休闲资源,如补贴私营书店、倡导学校教育社区化等,尽可能缓解社区公共休闲供给不足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