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理性主义视角上的历史观之批判——波普历史观之审视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理性主义"是波普尔科学主义"证伪"哲学的名称,是他反叛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主义哲学理论。这种新的科学哲学在把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送进历史博物馆的同时,还确立了一种开放的科学知识增长发展观。按照这个观点,人类任何时代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人们并不能够得到关于真理的确定性的知识,只能通过不断的猜想与反驳的过程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理。其实,这种科学哲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他的政治思想所依据的根本出发点。与逻辑实证主义相比较,批判理性主义主要注重于科学的可证伪性的问题,即证明一种理论是否科学的条件就是看它是否有被证伪的可能,波普尔进一步将批判理性主义运用到他的政治观点上,提出了开放社会的观点,并认为在他笔下的开放社会就是理想的国家形式,同时他认为存在着提出了历史的预言,将社会导向封闭的社会,自认为找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理论家,他把这些理论家称之为历史主义者,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三个人身上,在本文中,将重点介绍波普尔对这三名哲学家在历史预言方面的批判。从这些批判中可以看到,波普尔将他的批判理性主义运用到政治哲学方面来,在某些程度上确实击中了这些理论中的要害,起到了开阔人的视野的作用。  对于波普尔的这种批判精神,同时他的对任何理论都不盲目的相信,而是试图从各个角度来对流行的理论进行分析并加以证伪的方法,对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但是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波普尔在运用他的批判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对所谓的历史主义者进行批判的理论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地方自相矛盾,有的地方过于片面等等,本人试图在详细的介绍波普尔对历史主义的批判过程的基础上,对他的理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介绍,这样,才能达到全面的理解批判理性主义在波普尔历史观上运用的目的,也试图给后来的学习者们提供一点经验,以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吸取其中有益的精华,去除不利的糟粕。假若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么也正体现了本文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类十分关注并倾心探究的重大课题,古往今来也曾随着时代的变换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初有人对自然的敬畏,"天命论"思想让人们认为人类的命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社会发展的终极意义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要解
《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其地位相对比较特殊。一方面,其篇幅相对短小,内容亦通俗易懂,然而也正是如此,它才能广为人所诵读,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而另一方面,由于史家
泉州天后宫是妈祖信仰的发祥之地,对妈祖信仰的传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以泉州天后宫为妈祖信仰调查的重心,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及宗教社会学的功能理论,再现
《论语·里仁》“子日参乎”章,孔子提及自己的“一贯之道”,曾子以“忠恕”言之,后学对此信之者众而疑之者少。但观诸《论语》,孔子并无以“忠恕”为“一贯之道”的言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