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的方法。在万古霉素1g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联合或未联合腰大池外引流管注射万古霉素20mg每24小时一次这两种不同给药方式下,探索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脑脊液谷浓度及临床疗效、安全性、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为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及血液、脑脊液样品处理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且符合纳入研究要求的患者,采集患者血液、脑脊液样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万古霉素药物浓度。对符合纳入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要求的患者,按照设计好的采集样品时间点留取脑脊液样品并检测药物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通过SPSS 22整理、分析数据,通过GraphPad Prism 5绘图软件绘图。结果:血清中万古霉素药物浓度在5.00100.00mg·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5.00mg·L-1,回归方程为y=2618.2x+951.89,R2=0.9966;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药物浓度在0.202000.00mg·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20mg·L-1,回归方程为y=6177.9x–124678,R2=0.9977。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学考查符合要求,专属性较好;血清、脑脊液样品回收率在96.30%106.12%范围内,RSD<4%;二者日内、日间RSD均<7%;二者在室温条件下放置0小时、12小时、24小时,在-80℃反复冻融1、2、3次条件下,RSD均<7%。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纳入15名患者,根据采样时间点,留取脑脊液样品共138份。A组中万古霉素静脉滴注的9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AUC0-8h=40.56±7.51mg·L-1·h,t1/2=8.85±5.57h,Cmax=7.73±2.33mg·L-1,Cmin=3.63±1.08mg·L-1。B组中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管注射给药的6名患者药动学参数:AUC0-8h=1847.00±1522.79mg·L-1·h,t1/2=3.30±1.55h,Cmax=758.36±663.84mg·L-1,Cmin=27.82±12.93mg·L-1。A组患者与B组患者比较AUC08h、t1/2、Cmax、Cmin、AUC08h/MI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外科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研究中纳入38名患者,留取血清谷浓度样品45份,血清谷浓度范围6.1377.16 mg·L-1,中位数19.78(17.52,23.45)mg·L-1。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各浓度组万古霉素给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留取38名患者脑脊液谷浓度样品共117份,a给药方式(万古霉素静脉滴注)下,共留取59份脑脊液谷浓度样品,浓度范围0.2014.89mg·L-1,中位数3.95(2.28,5.77)mg·L-1;b给药方式(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管注射给药)下,共留取58份脑脊液谷浓度样品,浓度范围6.54339.29 mg·L-1,中位数23.94(14.63,53.27)mg·L-1。b给药方式下患者脑脊液谷浓度明显高于a给药方式下患者脑脊液谷浓度(P<0.001)。38名患者平均用药天数9.45±3.80天;C组中采取a给药方式的患者与D组中采取b给药方式的患者比较临床有效率及用药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与脑脊液谷浓度呈正向线性相关(P<0.05);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仅与血清肌酐间存在线性关系(R2=0.563,P<0.05)且呈正相关。万古霉素用药期间,2名患者出现药疹,1名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万古霉素腰大池外引流管给药患者没有发现局部注射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血清、脑脊液中万古霉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方法学要求,可满足血清、脑脊液样本的检测需求。与单纯万古霉素1g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相比,万古霉素1g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联合腰大池外引流管注射万古霉素20mg每24小时一次的患者,脑脊液中万古霉素半衰期较短,能够显著提高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峰浓度、谷浓度,且AUC08h/MIC大于400。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管注射给药的患者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达标率、患者痊愈率较高,且局部用药未观察到相关不良反应,适合单纯静脉滴注疗效不佳患者使用该给药方案。治疗期间应进行血清、脑脊液中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为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用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