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珍宝,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诗歌翻译向来就是一个难题,不仅因为语言上的差异,而且在于诗歌意象中的深层意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没有意象,也就没有诗歌的存在。因此,意象的翻译是准确理解诗歌的关键。国内外的翻译者在致力于意象翻译工作时,遇到了很多问题:重意轻象还是重象轻意,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等等。
传统的翻译理论几乎都是文本中心或者是作者中心,而读者的作用却很少引起关注。本文将从接受理论的视角,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那么翻译作品也是如此。
接受理论,作为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强调读者在文学历史中的积极作用。它的出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将接受理论应用于翻译中,本文探讨了译者在翻译中的双重角色。作为第一读者,译者需要在阅读原作中更加积极,通过全面掌握原作及作者的相关知识达到视野的融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是译作的作者。他需要充分考虑潜在读者的接受能力,预测读者的期待视野。
在接受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讨论了中英读者的期待视野内意象的异同。因此,译者需要从读者的接受出发,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该尽力传译意象,以满足读者的创新期待。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原作间的距离超出读者的接受能力,可采用加注及补偿法。如果意与象不能同时传译,可以删除或者替换意象保留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