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因其自身的弱势经济特征、缺乏有效抵押物,加上不健全的社会信用及金融服务体系,小微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境。与此同时,科技金融平台具有灵活性高、程序简便、借贷成本低等特点,作为传统融资模式的有效补充,已成为长尾群体融资的重要渠道,似乎在为普惠金融发展铺就一条可行之路。这一融资模式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者对科技金融平台与社会融资活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且多集中于分析科技金融平台对所有融资需求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科技金融平台中借款人硬信息的披露对交易成功与否、借款利率具有影响,且能反映违约风险;借款人软信息的披露会对借贷双方交易行为、信息不对称程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平台中的投资者行为易受到性别、年龄、地区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注重资金的流动性、偏好短期投资、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基于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从融资难度、融资成本两方面,探讨借款人信息在小微企业实现普惠金融路径上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现状与问题分析,阐述科技金融平台的定义、特点与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探讨声誉理论、长尾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小微企业、科技金融平台与长尾市场需求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机制分析,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表现和原因,对科技金融平台应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机制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从科技金融平台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角度出发,构建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OLS模型,研究纯信息中介模式下,软硬信息对借款人的借贷成功率、借贷深度、借贷成本产生影响何种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从资金需求方的角度,科技金融平台能够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两大问题,体现出真正的金融普惠性。一方面,对于“融资难”问题,小微企业借款人的硬信息强度、软信息水平与借贷可得性、借贷深度正相关,软信息对不同信用层次的小微企业主的影响非对称,能够弱化信用层次在融资难问题上对长尾群体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融资贵”问题,本文发现硬信息强度与借贷成本成正比,这一结论与已有文献存在明显差别,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当投资者投资小微企业借款人的订单时,更注重投资的盈利性而非安全性,另一方面当硬信息强度越高时,小微企业主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占用资金规模升高、占用资金风险增大,因此需要对其收取更多利息,对资金占用带来的风险进行补偿;小微企业借款人历史借款成功率和历史如约还清比率并不能显著降低其融资成本,主要是因为科技金融平台利率设定缺乏弹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