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茅盾与金廷汉农村小说比较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i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韩两国破产的农村经济和贫困的农民生活吸引了众多作家将笔锋转向农村和农民,并由此引发了30年代农村小说的创作高潮。在这些作品中,金廷汉和茅盾的农村小说因真实客观地再现农村现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从30年代的农村现实出发,根据农村有关的生活经历,金廷汉和茅盾充分发挥自幼培养起来的社会意识,以如实地笔法在各自的小说中映射出30年代的农村现实。这些背景条件使得金廷汉和茅盾的农村小说具备了可比性的前提,而金廷汉的代表作《寺下村》、《抗进记》和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在内容上的相似性表明两者间的比较研究是可行且必要的。因此,本论文以金廷汉的《寺下村》、《抗进记》和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中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从主题思想、农民形象和叙事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两者间的共性和共性所形成的原因。两者间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反观30年代中韩两国的农村现实,丰富两者的农村小说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有利于中韩文学间实现更好的对话。
  在主题思想方面,首先金廷汉与茅盾都在30年代农村贫困现实的刺激下,心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真实的农村经历为素材,通过对《寺下村》中普光寺霸权和《春蚕》中丰收成灾下农民苦难的客观再现突出两者鲜明的农村现实意识。其次,金廷汉与茅盾都通过对农村现实的揭露、象征手法和人物语言来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怒以反衬出真挚的民族情感。第三,金廷汉与茅盾的农村小说都通过对农民苦难的生动描写表达出感同身受的底层关怀。
  在农民形象方面,金廷汉与茅盾的农村小说都刻画了落后保守、积极健康、挣扎徘徊这三种性格的农民。落后保守的农民规避风险不敢抵抗,难逃被淘汰的命运。积极健康的农民年轻力壮、享受劳动、自得其乐、富有同情心,更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并敢于反抗,是农村未来的希望。挣扎徘徊的农民忠厚老实、常常在是否反抗间纠结犹豫,是农民群体性格复杂性的展现。
  在叙事特征方面,首先金廷汉与茅盾的农村小说都采取了农民自我觉醒并走向群体性反抗的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充分突出了农民群体的自我反抗能力。其次,两者的农村小说都通过农民和强权、农民和自然、农民和农民间冲突并存的叙事情节真实立体地展现了农村社会面貌。最后,两者的农村小说都用乡村化比喻、方言和民谣、俗语和口头语来赋予叙事语言生动感、地方色彩和农民特色,达到了自然真实的表达效果。
其他文献
成长小说是描写未成熟的主人公在迈向成人世界的过程中,经历种种磨练后,认识到自我主体性的心路历程。早期,成长小说多以男性成长叙事为主,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女权运动和女性解放思潮在亚洲的蓬勃发展,女性成长主题开始受到中韩两国文学界关注,大量女性作家纷纷涌入文坛,以研究女性成长为主题的小说逐渐繁荣发展起来。  女性成长小说关注和审视现实生活中女性人物的生存现状,探索摆脱女性困境的出口,展现女性主体意识的觉
学位
本论文以韩国作家李清俊的《西便制》和中国香港作家李碧华的《霸王别姬》为比较研究的对象,以精神分析学说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两位作者的创作动机,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和作者。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无意识与意识的交织,三大人格的矛盾形成了人的行为方式;艺术升华说解释了艺术在解决人格本我与自我矛盾中所发挥的独特调节作用;文学升华说解释了作者和作
学位
在笔者10年的英语口语教学生涯中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却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产出性词汇知识十分落后。词汇习得效率低,产出性词汇量不足,接受性词汇处理不够深入,词汇记忆保持效果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学生和教师。此前研究结果大多表明了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前人研究中对将接受性词汇通过互动活动的方式转化为产出性词汇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甚少。  因此,基于Swai
学位
《无声告白》是当代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代表作品。《无声告白》定位于70年代的美国华裔混血家庭,作者用精妙的叙事手法揭秘了家庭中最受欢迎的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之谜,反映了在社会大背景下人的身份危机和痛苦抉择。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作家伍绮诗及代表作《无声告白》,综述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相关研究情况。第一章节借用叙事学关于物理空间叙事的相关理论概念,主要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如詹姆斯物理空间的迁
学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十分重要。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新形势下既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又具有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探索一种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方法是必要和迫切的。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带来理论支持和改革的希望。这一全新的教学理论能否融入到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有待实验的检验。  本文将“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实践,通
学位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兴起,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大多围绕翻译的普遍性进行,其中研究最深入的是显化现象。Blum-Kulka最早在1986年提出了著名的显化假说,指出翻译过程会使译文相对于原文更加冗长,其表现形式为衔接方式的显化程度提高。不过,大部分的显化研究都是以印欧语系语言为主。对于翻译汉语,特别是非文学翻译汉语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以著名经
李钰和蒲松龄是韩国和中国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两位人物。李钰是朝鲜朝后期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文人。而蒲松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李钰和蒲松龄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中韩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在于其卓越的人物塑造。这其中,烈女形象的刻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李钰和蒲松龄作品中烈女形象的比较研究,探讨李钰和蒲松龄作品中烈女形象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一步阐释李钰和蒲松龄笔下的烈女
随着近代制度革命和科技发展,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面临了巨大变革。与西欧的近代化相比,东亚的近代化发展到今天,也只有两百多年的时间。由此可见,近代时期,东亚多重变化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到各个地区。即东亚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抵抗民族危机,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思想启蒙。文学是人类精神的精髓和集中表现,在矛盾尖锐对立的基本背景趋于一致的环境下,随着西方文化和思潮的涌入,东亚各国文学
随着中国经济能力的稳步上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能力增强,在中国企业间兴起了一股向意大利投资并购的热潮。意大利拥有丰富而优质的品牌,云集众多中小企业,地处欧洲市场的战略位置,这些优势吸引着来自中国的投资。经济危机后,意大利虽然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对外直接投资数量下降,但是通过中小企业的小规模对外投资获得了经济增长机会,而这些投资多流向像中国这样的非欧洲国家。后经济危机时代,随着逆全球化与民粹主义潮流的
学位
1930年代中韩两国共处于日本殖民侵略的历史背景下,两国的知识分子们面对国家沦为殖民地的现实,在从日本和西方传入的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学新形式。朴泰远和穆时英分别作为韩中两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九人会”和“新感觉派”的代表性作家,在两国的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对技巧和形式作出了探索和创新,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政治原因,对两人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