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语料库翻译学兴起以来,翻译共性一直是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显化和隐化被认为是翻译共性的两大重要特征,国内外学者对显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现阶段隐化研究尚显不足。且前人的翻译共性研究大多关注印欧语系,而基于汉语的实证研究不够充分。此外,目前关于非文学文本领域的显隐研究也并不常见,在财经语篇这个细分领域更是如此。因此,本研究通过自建的小型财经语篇英汉平行语料库(PCHBR)和财经语篇原创汉语单语语料库(CCCFT),采用语际对比与语内对比相结合、显化与隐化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对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和假设关系连词在翻译过程中显隐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旨在探讨财经语篇汉译的逻辑显隐特征,并探索其背后的动因。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1)与英语原文相比,因果、转折和条件连词在英译汉中均以对应为主,汉语翻译文本中语际显化和语际隐化均不显著。但从总体来看,逻辑关系显化趋势更为明显。三种逻辑关系的显隐程度存在差异,假设关系的显化和隐化程度均最高、因果关系次之、转折关系较不显著。此外,逻辑关系的显隐程度还与具体的连词密切相关。在本文所研究的30个英语连词和30个汉语连词中,逻辑关系显化仅在部分连词中较为显著,即“由于”、“因”、“于是”、“从而”、“之所以”、“只有”、“只要”、“若”和“无论”,而逻辑关系隐化仅在部分连词中较为突出,即“now that”、“otherwise”和“given that”。(2)与原创汉语相比,译文中的连词总数量明显高于原创汉语,即英语源语中更多的隐含逻辑关系被显化为对应的汉语连词,英译汉财经语篇的语内显化(同语言内翻译文本不同于原创文本的显化特征)显著。具体而言,转折连词和假设连词的语内显化比较显著,而因果连词的语内显化较不显著。(3)上述逻辑关系的显隐差异主要源于译者主体性、文本因素、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本文认为语际显化与译者主体性、文本因素及汉语欧化有关。语际隐化与译者主体性、英汉语言系统差异(英语重形合与汉语重意合)及英汉文化差异(英语属于低语境文化与汉语属于高语境文化)密不可分。语内显化显著源于英汉语言形式化差异,英语形式化程度较高,而汉语形式化程度较低。由形式化程度较高的语言译为形式化程度较低的语言时,语内显化显著。此外,《哈佛商业评论》汉语译文中连词数量的增加部分源自逻辑关系显化,部分是因为汉语中有些连词总是成对出现。本文从英汉翻译财经语篇视角验证了Klaudy于2001年提出的“非对称假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逻辑连词显隐化研究的范围和视角,并对财经语篇翻译的逻辑关系再现提供了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