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西药、手术、中药、针灸等。其中,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患者,可影响基础病的治疗和控制,增加死亡风险。而手术疗法存在创伤较大、风险和费用较高等缺陷。有调查显示,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经费已经成为国家和患者较大的经济负担。针灸治疗本病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在临床运用上有很大优势。查阅近年文献,发现针灸治疗本病每次的穴位数量在5~9个,以膝周经穴和阿是穴为主。能否运用更精简的穴位和更便捷的治疗手段治疗KOA,是本研究的重心所在。董氏针灸传人杨维杰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运用独特的牵引针法(即取对侧远处一端之穴位与同侧远处一端之穴位形成相互牵引的形态,痛点在两穴中央),针刺内关、太冲穴治疗膝痛,效果显著。鉴于其取穴精简便捷,从整体观的高度出发治疗疾病,思路独特,故本研究观察针刺内关、太冲穴治疗KOA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探讨内关、太冲穴在治疗KOA上的相关理论依据。以卫生部北京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符合课题入组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分组方案纳入治疗组或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取健侧内关穴及患侧太冲穴。若两侧同时患病,则取双侧内关及太冲穴。对照组取患侧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犊鼻、足三里、梁丘、血海穴。分别在治疗前、后利用VAS评分和WOMAC评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若两侧均患病,则对病情较重侧进行评估)。每周一、三、五治疗,共12次,连续治疗四周。共44例患者入组接受治疗,其中,治疗组20例,男6例,女14例;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44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无脱落病例。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VAS得分WOMAC评分的疼痛、僵直、功能障碍积分及总体评分,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与评价。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SD)表示,其中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如下:1.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直评分、WOMAC功能障碍评分及总体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在治疗前的各项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别。3.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以上各项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针刺治疗KOA有效。4.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以上各项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对照组针刺治疗KOA有效。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以上各项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均值低于对照组,但是在WOMAC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治疗后,在VAS评分改善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是在WOMAC整体评分上,两组的疗效一致。本次随机对照研究表明,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在疼痛、僵直和功能障碍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两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没有明显差异,而两组在选穴上相比,治疗组有更精简、更便捷的优势。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而且仅对近期疗效作了临床观察,因此,针对本研究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需要进一步进行。同时,有必要对两组的远期疗效进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