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认知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 H. Flavell在针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提出,是人类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主体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就是对如果学习外语这一问题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反省。它能对语言学习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监控和评价,使得外语学习能成为学习者自觉、能动的认知活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元认知意识较高的学习者能更好地处理和储存新信息,能找到最好的办法来练习和强化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听力的元认知意识研究主要是针对二语学习者的,针对外语学习者的研究较少;而在中国语境下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以228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在中国语境下大学生的听力元认知意识的基本状况,考察其与英语听力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听力学习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调查和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元认知意识现状如何?2)元认知意识与四级英语听力成绩是否相关?3)听力成绩好的学生和听力成绩差的学生在元认知意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主要表现在些方面?研究设计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定量方面,作者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整理出了一套针对中国大学生的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以解释和说明研究对象所代表的的类似水平的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定性方面,通过听力日记和半结构式访谈来了解被试对听力学习的观点和看法。日记和访谈结果作为对定量研究的补充。定量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用描述性统计了解被试的元认知意识现状;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来考察元认知意识和四级听力成绩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探明英语听力成绩好的被试和英语成绩差的被试在元认知意识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处于中等水平;元认知意识和四级听力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低;听力成绩好的被试和听力成绩差的被试在元认知意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与听力成绩好的被试相比,听力成绩较差的被试对自己的听力能力缺乏自信,听英语时的焦虑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