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系统性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关于脉诊客观化临床试验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数据分析,为中医脉诊客观化诊查手段的有效性和特异性做出客观、系统性评价,为脉诊仪的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运用电子检索手段,通过维普资讯中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等,通过“脉诊”、“脉诊仪”、“客观化”、“脉象参数”等关键词,检索1979至2015年期间关于脉诊客观化临床应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于检索出来的文献,严格根据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原则进行甄选,符合条件的文章纳入评价与分析。依据结局指标的差异,将Meta分析分为5类,分别对结局指标为h1、h3/h1、h4/h1、h5/h1以及检出率的文献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发表性偏倚情况,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观察脉诊仪对某些临床疾病特征性脉象信息的检出性以及对临床疾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性,从而指导临床应用。结果:检索出相关试验文献372篇,对经过严格筛选后纳入研究文献为21篇,依据结局指标数据的不同,分为两种,包括以脉搏波参数为指标的研究文献15篇,以及以检出率为结局指标的文献6篇。在针对h1为结局资料的14篇纳入文献分析后,得出:X2=438.89,df=13(P<0.00001),I2=97%,各项研究具有异质性,效应量为SMD=0.58,95%CI=[0.04,1.12],不包含0,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针对结局资料为h3/h1的11篇纳入文献分析后,得出:X2=206.27,df=10(P<0.00001),I2=95%,研究具有异质性,效应量SMD=0.67,95%CI=[0.10,1.23],不包含0,有统计学意义;在针对结局数据为h4/h1的11篇纳入文献分析后,得出:X2=267.00,df=10(P<0.00001),I2=96%,研究就有异质性,效应量SMD=0.27,95%CI=[-0.48.1.03],包含0,没有统计学意义;在针对结局数据为h5/h1的9篇纳入文献分析后,得出:X2=20.22,df=7(P=0.005),I2=65%,研究同质性,效应量SMD=-0.20,95%CI=[-0.29,-0.10],不包含0,有统计学意义;在针对以检出率为结局指标的6篇纳入文献分析,得出:X2=5.42,df=5,P=0.37,I2=8%,说明各项试验之间具有同质性,效应量OR=16.75,可信区间95%CI=[9.86,28.45],不包含1,有统计意义。结论:1.脉诊仪作为中医脉诊客观化的诊查手段,对不同疾病人群患者脉象信息间差异的检出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利用脉诊客观化可以为中医临床辨证诊断提供辅助依据。2.运用脉诊仪检测,在结局参数指标为h1、h3/h1的分析试验中,某些疾病对脉图参数特异性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参数指标为h4/h1的分析试验中,某些疾病对于参数相比对照组的特异性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结局指标为h5/h1的分析试验中,某些疾病对于脉波比值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在结局指标为检出率的分析试验中,对于不同疾病患者及正常人的脉象信息,经脉诊仪检测,其脉象信息具有明显差异性。3.搜索到纳入研究的国内关于脉诊仪临床试验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纳入文献数量少,质量评估普遍偏低,实验的使用仪器、设计研究、测量方法差异性较大,异质性及偏倚发生几率升高,从而Meta分析结果的可信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