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工具性”的语文教学观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成了灌输知识、接受知识的机器,中学生热情似火的内心世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种片面的教学观,挫伤了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尤其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本来最具情趣、最具人性美的语文教学变成了苍白、无生气的知识之学、技艺文学,因此,寻找回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人文性质,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同步成长,便成为当务之急。 关于“人文关怀”这一论题,已有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其中的相关问题作过探讨,但把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加以整合研究并结合实践进行探讨,却略嫌不足。本文试图运用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教育文化学和文学解读学的理论,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进行初步探讨。 全文遵循认识规律,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关怀问题由浅入深地分以下部分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阐释人文关怀的含义,思想基础及其意义。该部分对人文关怀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并论述了人文关怀所具有深刻的本体论和主体论思想基础,揭示出它最重要的意义是对语文教学“纯工具”观的否定。 第二部分阐述人文关怀的教学特征。该部分运用教育学、教育文化学的有关理论,论述了具有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不同于只重知识、技能的语文教学。这种不同表现在教学内容、方法、环境、师生关系等各方面,概括起来,其主要特征为:理性寓于感性之中;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质;教学环境具有真诚、自由、开放的特点;理解、表述具有多样化、独创性和创新性。 第三部分阐述人文关怀的教学原则。该部分运用教育学、文学解读学的理论,提出了依据人文关怀的目标、教学特征,为确保人文关怀顺利实施的四个基本原则,即个性化原则、生活化原则、民主化原则、言语有效性原则。 第四部分设计了具体实施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策略。在具体实施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习者进入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是基础,所以三种教学策略都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维设计。即以“体验”为特点的主动感悟策略;以“积淀”为特点的主动习得策略和以“语用”为特点的主动发展策略。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表明,人文关怀实质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到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运用都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形象,具有人文情怀,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担负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