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导致的传染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阶段鸡只均易感,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被认为是目前防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IBV血清型多且易发生变异,血清型间交叉保护性较差,这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带来了困难。本研究为了解新疆某养禽公司历年的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情况,根据抗体水平和以前使用的免疫程序为经验制定出三种不同的免疫方案,并进行抗体监测,从而分析出一套较优的免疫程序。对选出的免疫程序进行改进,根据免疫后ELISA监测数据及部分生产性能与原有程序进行对比,得出更适合于本地区的免疫程序,为新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程序的调整提供依据。本试验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方法:(1)择新疆地区某规模化公司3个麻黄鸡种鸡场(命名为种鸡场一、二、三)和4个黄麻羽商品鸡场(命名为商品鸡场一、二、三、四)。调查试验鸡场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情况,并利用IBV的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其2016-2018年间的抗体消长规律。(2)根据其免疫情况、鸡群稳定情况和ELISA的检测数据针对IBV的免疫设计出A方案:7日龄和50日龄使用新易支(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 Sota株+QXL87株);B方案:1日龄和7日龄和分别使用(ND+IB+H9+IBD)-K、新易支进行免疫在50日龄用新易支加强一次,C方案:7日龄和50日龄分别使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株)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52株)三种不同的免疫程序,(3)在新疆呼图壁和昌吉地区各选择一个种鸡场和一个商品鸡场对免疫程序产生的抗体情况做检测。最后对其程序进行改进后(1日龄和7日龄分别使用(ND+IB+H9+IBD)-K、新易支进行免疫,在45日龄用新易支加强一次)根据ELISA数据和部分生产性能与原有的程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更优的免疫程序。结果:(1)受调查的三个种鸡场的抗体阳性率均随着年龄的上升逐步趋向于100%,离散度逐步下降,抗体水平较整齐。阳性率分别在20周龄或26周龄后基本达到100%,同时离散度逐渐降低。但种鸡场三2019年以前的抗体滴度较大。商品鸡场一、二和四在26日龄的时候抗体的阳性率普遍较低,离散度较低。但50日龄和70日龄的阳性率在100%,同时离散度较低。商品鸡场三的整体抗体滴度较大,离散度偏高。(2)B方案产生抗体的整体情况相比其他二种疫苗方案较稳定,但B方案在中50日龄阳性率未能到100%。离散度也略高。A方案产生抗体的整体情况相比优于C方案,但在种鸡场的圈舍显示其在50日龄的离散程度较大,同时所有圈舍存在抗体滴度大于15000的情况。C方案检测的数据提示,该方案的免疫程序效果较差,离散度较高,同时抗体滴度较高,提示该方案存在保护力弱等问题。(3)改进后的免疫程序与原有的做对比发现,改进后的只有在25日龄产生的抗体阳性率未达到100%,但50日龄时离散度较高,同时抗体滴度值在13500以下。相比而言,原有的免疫方案抗体离散度偏高,25日龄时抗体阳性率不到85%,抗体滴度值较大,50日龄和70日龄时存在滴度在16000以上和17000以上的现象。在生产性能上使用改进后免疫程序圈舍的生产数据明显优于原有免疫程序免疫的圈舍。改进后的免疫程序比原有免疫程序的产蛋率平均高3.48%;产蛋畸形率平均低0.68%;碎蛋率平均低0.42%,但软蛋率上都比较低。综上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IBV野毒感染的风险会逐步降低,同时种鸡场三在2019年前和商品鸡场三可能存在野毒的感染或已经存在感染过野毒的情况。再根据新的免疫程序和疫苗株的选择可以得出在该地区应优先挑选使用与用QXL87株和M41株的疫苗株进行免疫,同时在1日龄7日龄和50日龄分别使用(ND+IB+H9+IBD)-K、新易支和新易支进行免疫的程序是较优的免疫程序。最后表明调整后的免疫程序具能够提供好的生产性能,更适合于实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