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意象,月本只是一个客观的天体,但却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特别青睐,中国人对月的特殊感情使月成为文学创作中的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在所有涉月诗中唐宋时期的涉月诗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但月意象的生成发展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文化积淀渐次生成的,唐宋涉月诗中意蕴丰富的“月”肯定是以唐前的“月”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前人对“月”的研究大多是从或宏观或微观角度来入手,而本文则试图以时间为线,对涉月诗进行时间性的阶段性研究。具体是对唐前涉月诗进行阶段性的统计分析,从不同时代涉月诗的数量、表达特点、情感内涵及其成因等角度来分析涉月诗中“月”发展的脉络。本文所谓的涉月诗是指诗中含有写月诗句的诗,而所写之月又专指“月亮”,表示“月份”的时间之月不属于写月,在这些写月诗中对月是或专咏或略涉,但不管是专门写月,还是略微的涉及,都可以体现出每个时代人们对“月”的整体感知特点所以本文试图相对全面的统计所有唐前涉月诗并以此为基础发现涉月诗中“月”发展的特点。本文将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及隋朝这三个时代段来探索涉月诗的发展特点,文章共分四章,前三章分别是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及隋朝三个时段来逐一分析每个时代段内涉月诗的特点,第四章是根据前三章的特点来总结梳理涉月诗中“月”的发展脉络。第一章是先秦诗歌中的涉月诗,该章分别从《诗经》涉月诗、《楚辞》涉月诗、先秦其他涉月诗三部分来分析,该时期涉月诗的主要特点是月与日同时出现在诗句中,或并列,或对举,这是日月崇拜之月;另外单独出现的月多为自然之月,实用功能强一些;当然最有意义的是那些已初具审美性的涉月诗,虽然数量较少但作用却很大,比如《月出》、《九辩》中的涉月诗句所表现出的月下怀人的情感类型成为后代的鼻祖或滥觞被后世不断引用并引申出更多的情感类型。第二章是从汉朝涉月诗、魏朝涉月诗、晋朝涉月诗三个时段来分析的,其中为了统一标准本文除《诗经》、《楚辞》外所有诗人和所属诗作的所属时代的划分是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所选诗的所属时代为根据的。此时期是涉月诗孕育发展的时期,月成为相思忧愁的化身,其情感类型已经初步确立,并且涉月诗的表现形态,情感意蕴也都表现出多样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的涉月诗虽然特点并不太鲜明,但是为诗歌创作在思想和技巧的孕育上为涉月诗在南朝的大盛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分为南朝涉月诗和北朝及隋朝涉月诗两部分来分析,南朝无疑是重点,该时期是涉月诗进一步孕育发展的时期。该时期涉月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都较前代有显著地发展,涉月诗中“月”的表现形态更加多姿多彩,情感意蕴更加丰富多样,“月”基本脱离日月崇拜的束缚,成为诗人们独宠的尤物,最重要的是咏月诗大量出现,“月”在诗歌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了,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也大大提升了。总之这一时期的涉月诗为唐宋涉月诗走向鼎盛有巨大的奠基之功。第四章是根据唐前三个时段的涉月诗的特点总结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示其发展脉络,分别是涉月诗中月从日月并提中独立的过程,月审美情感化的过程,对月的理性思考的过程。本文从总体上说就是对月意象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统计研究,在统计基础上来体现月意象发展演进的层次感和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