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地缘性、利益相关性和资源互补性而引发的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等层面发展的现实差异。正是在此背景下,探讨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动力系统以及转化机理,寻求沪宁杭城市群旅游业协调发展从自发到自觉,进而推动长三角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再迁跃,才具有鲜明而重大的时代意义。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明确了旅游竞争力的内涵要义,进而基于传统旅游引力模型同时借鉴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测度思路,综合考虑了旅游推拉理论中推力、拉力与空间阻抗三大因素的关联作用情形,构建了推拉型两步移动搜索法模型(PP-2SFCA)。在此基础上,以沪宁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揭示了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基本特征,并探讨了特征分异形成的一般机制。最后,针对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针对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估的实证研究表明:(1)沪宁杭城市群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明显的“近郊化”现象,围绕各地级市近郊形成了明显的旅游集聚区。景区空间集聚形态呈东北部集中,西南部分散分布特征,并以上海为核心,与沪宁、沪杭沿线地级市相串联,构成了“轴对称状”空间形态。同时,各组团内部形成了以各地级市内部的中心引领、外围协同的模式,具有较好的协同发展潜力。(2)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微观上形成了以无锡为中心,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为次一级外围边缘组团的“核心-边缘”状结构;县域尺度下,综合竞争力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环太湖地区、杭州湾地区、上海周边地区以及南京中部区域;从区域尺度来看,沪宁、沪杭、宁杭沿线的旅游竞争力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降序序列特征。(3)从各因子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来看,旅游资源赋存因子对沪宁杭各城镇发展轴旅游竞争力的形成均产生了显著影响,除旅游企业互联、科技水平因子外,其他指标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区域旅游竞争力。从各区域竞争力显性作用因子的数量与效果来看,沪宁沿线旅游竞争力受到的合力因子,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作用程度方面均高于沪杭、宁杭沿线;其中,宁杭沿线旅游竞争力除显著受到资源赋存因子的影响外,其他因子对其影响程度均不明显,这也导致了宁杭沿线旅游竞争优势无法进一步激活。本文有关旅游竞争力理论研究的一般性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1)旅游竞争力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联动系统,微观层面的旅游景区竞争力、中观层面的城市旅游竞争力以及宏观层面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构成了旅游竞争力。因此,对旅游景区这一微观基本单位的竞争力展开科学的评价尤为重要。(2)旅游景区竞争力的显化动力系统是一种由内源动力与外化效能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主要由表征内源动力拉力因素的旅游景区优势度、表征外化效能推力因素的客源地出游潜力及表征空间阻抗因素的交通可达性构成,其也是本文构建的PP-2SFCA模型的三大构成要素。(3)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在内生发展因素与外部支持条件两大因素的整合驱动机制下整体提高。内生发展因素是区域旅游竞争力激活的前提基础,外部支持条件主要通过对内生发展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促进着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激活速率与发展程度。在内、外双重合力作用下,各因子间相互促进、协调互动,形成了区域旅游竞争格局。此外,参与到整合驱动的要素因子越多,旅游竞争的潜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