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已经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转型。高校的扩招,一方面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规模也日益扩大。劳动力市场尖锐的供需矛盾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由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市场的境况更令人堪忧。 本研究以大陆7所高校和台湾10所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从个人特征、就业观念、求职过程和求职结果四个维度,对两岸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和比较。结果显示,两岸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录用歧视、录用薪资歧视和职业层次歧视;两岸大学生在就业性别意识、就业信心、就业结果及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 本研究以社会性别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父权制为主体的社会中,男性普遍掌握着话语的霸权,传统社会构建的“符号暴力”通过教育、媒体等途径使女性为男性的言语与经验所控制,并不自觉接受男权体系构建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文化/制度,并将其内化为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国家政策、法律制订往往也以“男性经验为主导”,决策层面普遍缺乏社会性别视角的关照,反对就业性别歧视立法的缺失和政策法律实现机制和途径不畅等,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女大学生一方面受现代精英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也受传统社会文化的禁锢,对传统刻板性别角色缺乏深度反思与批判,且对就业性别歧视视而不见或默默忍受的行为更是维持了就业性别歧视的结构性再生产。 由此,本研究建议在国家政策层面,将性别意识纳入到政策决策中,完善立法,建立促进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层面,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宣传女性正面积极形象,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以消减传统社会构建的对女性的“符号暴力”;在学校层面,推行性别平等教育,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在个人层面,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强化就业性别意识,制定合乎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和奋斗目标,从而提高就业中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