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拉·凯恩是二十世纪末英国当代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是“直面戏剧”的代表人物。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凯恩共创作了五部戏剧,分别是《摧毁》、《菲德拉的爱》、《清洗》、《渴求》和《4.48精神崩溃》。这些作品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英国戏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凯恩的戏剧以大胆的语言,颠覆的形式及令人震惊的内容为特色,主要围绕性、暴力、战争、爱与死亡这些主题展开,揭示了人物内心压抑的情感与欲望。因为常有血腥的暴力和露骨的性爱,她的戏剧曾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被批判为不道德的作品。其实这些只是凯恩的创作手法,用以使剧场中的观众感受强烈的不安,从冷漠中惊醒,从而迫使观众去感受,思考并做出改变。尽管对于其作品的伦理价值还有争议,但如今人们已认识到凯恩戏剧作品中深刻的人文关怀。借助西方学者关于伦理批评的理论以及中国学者聂珍钊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本文尝试从戏剧与社会、戏剧与观众及戏剧与作家三方面解读凯恩五部戏剧作品中的伦理意义。第一章针对戏剧与社会关系,通过分析凯恩作品中体现的以暴力为特点的混乱的社会、冷漠的人际关系及个体的抑郁来说明其戏剧对伦理现实的反映与揭示。第二章从伦理道德角度通过分析其戏剧给观众身体与心灵带来的震撼冲击来体现戏剧与观众的关系。第三章针对戏剧与作家关系,通过分析矛盾存在与选择的生存伦理以及作品和生活中凯恩对真理与爱的追求来展现作家的伦理观。对凯恩戏剧的伦理解读不仅揭示了她对伦理现实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道德感,也表明了她向人类发出的道德警示及其用爱与真理战胜道德沦陷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