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升高。临床上,这些慢性疾病大多伴随患者终生,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长期的疾病困扰,给患者以及其家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成为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并逐渐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 房颤是心血管疾病领域中十分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经成为21世纪心脏病学的主要问题。慢性房颤经复律与药物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无效者称永久性房颤,在临床上很难治愈,心慌、胸闷症状将一直持续存在,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永久性房颤,心室率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心室率可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法:药物治疗包括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非药物治疗目前以房室结消融术联合永久性起搏治疗(ABL+PM)为代表的方法正逐渐受到重视。有部分研究报道,在心室率控制方面,ABL+PM治疗可能优于药物控制。ABL+PM方法治疗永久性房颤在我国起步较晚,且作为传统药物治疗与新技术起搏治疗的疗效评定国内也还仅拘泥于常规的疗效评价方式,在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生存质量有无改善这一领域,还缺少相关经验。 另外,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评定的量表多是一些心衰特异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