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降雪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备受关注。黑龙江地处中国最高纬度,气温变暖水平远超全国。因此,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降雪的影响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气候中心1961-2015年逐日降水、逐日气温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可以表征降雪的指标(降雪初日、降雪终日、降雪期、降雪日数、降雪量、最大降雪量、降雪强度、不同等级降雪日数及降雪量)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气温资料,探究了气温变化对黑龙江省冬季降雪指标的影响,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黑龙江省降雪初日推迟、降雪终日提前,降雪期缩短,均通过95%概率水平检验,降雪期变化最明显。空间分布上黑龙江省降雪初日北早南晚、降雪终日北晚南早、降雪期北长南短。初日、终日、降雪期在空间变化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黑龙江省西部、西南部地区倾向率大于北部和东部地区。(2)黑龙江省降雪量、最大降雪量和降雪强度均显著增加,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东部为高值区,西南部的松嫩平原为低值区。降雪量和降雪强度在空间倾向率变化上呈全省增加,三江平原地区的倾向率大于西部和西南部地区。(3)黑龙江省各级别降雪量呈上升趋势,但小雪量上升趋势不显著。空间分布上大雪和暴雪体现为北部和东部多,西南少;暴雪是东南部最多;小雪是西多东少,造成这种空间分布主要与下垫面性质及海陆分布差异有关。降雪日数除小雪外,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暴雪日数东南地区较多,大雪、中雪和小雪日数表现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均东部较多。从各等级降雪日数和降雪量贡献率来看,小雪贡献率最大,说明黑龙江降雪量主要来自小雪,其次是中雪、大雪、暴雪,时间变化上小雪贡献率减少,中雪、大雪、暴雪降雪日数和降雪量贡献率均极显著增加,与黑龙江省降雪总量增加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4)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气温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在80年代后期气温显著升高,增加速率为0.427℃/10a,空间变化上北部大小兴安岭地区为气温增加的高值区。(5)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降雪指标中降雪初日、降雪终日、降雪期、降雪日数、降雪强度、小雪次数与年平均气温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小雪降雪量与冬季气温存在相关关系。但是降雪量、最大降雪量、暴雪次数、暴雪量、大雪次数、大雪量、中雪次数、中雪量对气温变化不敏感。气温升高,降雪初日推迟、降雪终日提前、降雪期缩短、降雪日数减少、降雪强度增加、小雪次数和小雪量减少,降雪初日和降雪期变化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