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依义不依语”和“无价值预设”原则的指导下,试图通过“佛教文献学”和“哲学诠释”两种方法,对唯识宗之根本经典——《成唯识论》(略称《识论》)之“遮破我法二执与证有阿赖耶识”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以期借鉴章疏古学,以现代学术方法诠释唯识法义。
《识论》之根本精神为“唯识无境”,即万法唯识所现,一切存在皆不离识,心识之外,无真实、客观、独立之实体。而心识之根本是含藏万有、非断非常的阿赖耶识——本识。本文重点研究的“遮破二执与证有赖耶”即是《识论》成立“唯识无境”的必然逻辑前提。由斯立意,论文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至第三章为“破执篇”,重点分析《识论》“遮破二执”;第四至第六章为“赖耶篇”,集中疏解《识论》如何“证有阿赖耶识”。
在“引论”中,论文简要回顾《识论》学术史,分析二十世纪海内外前贤研究的基本理路及得失,提出文本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破执篇”,论文基于“体”与“量”、“我-蕴”关系、“我-境”关系及“五取蕴”,详细分析《识论》对外道“神我”(purusa)等各种“我执”之破斥;并诠解《识论》破斥数论派“二十三法”实有、胜论派“十句义”实有的逻辑理路;最后,深入解析《识论》对说一切有部等部派佛教妄执“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实有之谬论的破斥。分析“破执”思想时,论文不囿于唯识学,而是借鉴西方印度哲学史的研究成果及数论、胜论、部派佛教的基本经典,与《识论》本文进行比较。“赖耶篇”,论文以《瑜伽师地论》与《摄大乘论》等唯识古学经典为依据,对《识论》重点诠释的“阿赖耶三相”、“阿赖耶缘起”及“五教十理证有阿赖耶识”进行全面解读。在分析《识论》“教证”赖耶时,论文引用台湾元亨寺汉译南传《增支部》(A(n)guttara-nik(a)ya)等经典以为佐证,解决了《识论》所引《增一阿含经》相关文献不足征的困惑。本文认为,“五教十理证有赖耶”,非但是《识论》对第八识存有的证明,也显示出第八识除了“阿赖耶识自相”、“种子识因相”和“异熟识果相”之外的其它殊胜体相和功用。
基于上述研究,并借鉴窥基《成唯识论述记》,本文得出十一条“结论”:第一,《识论》所糅护法义,我法二执仅生起于第六识与第七识;第二,世间妄执的“我”“法”为“无体随情假”,圣教所言的“我”“法”为“有体施设假”;第三,“假法”依“识转变”(vij(n)(a)na-pari(n)(a)ma)而立;第四,玄奘译“pari(n)(a)ma”为“能变”,强调心识的本体意义,真谛译为“能缘”,强调其认识论意义;第五,护法的“识转变”是“自证分”转化为“见分”与“相分”,而安慧的“识转变”是“识体”自身的刹那变异相;第六,《识论》所理解的“唯识”是万法皆“不离识”,基于对“唯识”的这种理解,护法需要详破二执;第七,若执“唯识”实有,亦是法执;第八,“唯识”在根本上是“唯阿赖耶识”;第九,《识论》与《瑜伽》、《摄论》及安慧《唯识三十论》证有赖耶虽有不同,但基本精神一致;第十,阿赖耶识是“三相”的统一体,不能把它理解为“最终实体”或“第一因”;第十一,西方学者用“理念论”(idealism)或“非理念论”(non-idealism)范式诠释阿赖耶识并不切题。
“附录”部分,本文论述了《识论》的印度瑜伽行派缘起、古德章疏与现代西方传译,可资参考。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分析,论文认为: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至迟应亡佚于宋初,而非杨仁山所言的“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