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多,且社会功能损害大、自杀率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其治疗仍是精神科难点,虽然目前药物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但其药物治疗的具体选择较为复杂。调查发现,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有所增加,但是不合理用药仍然存在。本院作为新成立不久的市级精神卫生机构,其用药的合理性更需多加关注。目的调查和分析安阳市精神卫生医院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药物使用现状及治疗方案选择,根据指南推荐建议不同等级对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判断治疗方案与指南的一致性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改进建议及依据,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使患者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入院诊断符合ICD-10中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出院诊断仍为双相情感障碍的11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通过查阅病历,利用自制调查表记录每位患者基本情况、入院(第3天)及出院时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的选择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信息。汇总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各种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药物治疗方案推荐建议,进行ABCD不同等级分组,判断并分析安阳市精神卫生医院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治疗方案与指南的一致性及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1.118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男性54人,女性64人,以中青年居多。2.入出院时以心境稳定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分别为64例(54.24%)和70例(59.32%),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622,P=0.430),入出院时丙戊酸盐使用次数最多,分别为44例(37.29%)和41例(34.75%),而碳酸锂使用相对较少,分别为15例(12.71%)和23例(19.49%)。入出院时以抗精神病药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分别有64例(54.24%)和82例(6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9,P=0.016),其中使用喹硫平的患者由24例(20.34%)增至39例(33.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6,P=0.025)。入出院时应用抗抑郁药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分别为95例(80.51%)和97例(8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2,P=0.738),入出院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患者最多,分别为40例(33.90%)和39例(33.05%)。出院时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率较入院时明显减少,而降脂药、降糖药、降心率药、保肝药、升白药及抗胆碱能药的使用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入出院时选择单类药物治疗患者分别为34例(28.81%)和21例(1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45),在单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中有2例转为躁狂状态,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患者由31例(26.27%)减至10例(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8,P<0.001);单用喹硫平患者由0例(0.00%)增至6例(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7,P=0.013)。入出院时选择双药联用治疗患者分别为63例(53.39%)和72例(6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2,P=0.236),入出院时抗抑郁药联合抗精神病药由22例(18.64%)增至37例(31.3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085,P=0.024)。入出院时三药联用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1例(17.80%)和25例(2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2,P=0.511)。4.对比指南中治疗推荐建议,用药不合理的患者由入院时73例(61.86%)减少至出院时54例(45.76%),用药合理的患者由入院时45例(38.14%)增加至出院时64例(5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入出院时B、D级推荐治疗方案选择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434、0.733,P=0.510、0.392)。与入院时相比,A、C级推荐治疗方案选择的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4.281,P=0.007、0.039),指南未推荐治疗方案选择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3,P=0.004)。5.根据HIS系统提供出院效果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药物治疗后有效率达到88.98%,其中单药治疗、两种药物联用及三种药物联用的有效率分别为52.38%、95.83%及96.00%,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单药治疗的有效率与总体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15.832,P=0.001),两种药物联用及三种药物联用的有效率与总体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3.477、χ2=2.767,均P>0.05)。三种治疗方式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83,P<0.05)。结论我院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药物选用方面以丙戊酸盐、艾司西酞普兰及喹硫平居多,治疗方案以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药为主。对比指南,A级及B级推荐方案使用比率相对较少,而抗抑郁药物使用频次过高,部分抗抑郁药物选择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转相的风险。通过本院治疗,患者治疗方案合理性方面有所改善,但仍与指南规定存在差异,需进一步加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