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TIP30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讨TIP30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切除的胃癌病理组织52例及癌旁正常组织4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TIP30及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并同时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TIP30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TIP30及MVD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以及这两项指标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均用SPSS13.0软件完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免疫组化得出的结果分析,TIP30蛋白主要在细胞胞浆及胞膜中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或团块状。52例胃癌组织中28例TIP30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53.8%,47例癌旁正常组织40例表达阳性,阳性率85.1%,与正常胃组织相比,TIP30在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1.2,P=0.001)。RT-PCR结果,在52例胃癌组织中43例(82.7%)可检测到TIP30mRNA表达,47例癌旁组织中有38例(80.9%)检测到,TIP30 mRNA表达。以β-actin为参照,胃癌组织中TIP30 mRNA表达水平为0.67±0.24,癌旁组织中为0.72±0.20,两组间,TIP30 mRNA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x~2=11.2,P=0.813/t=0.732,P>0.05)。2.CD34在组织中的表达癌组织中MVD值27.37±2.68,癌旁组织中MVD值21.87±4.11,两者相比,胃癌组织中MVD显著增高(t=2.862,p<0.01)。3.胃癌组织中TIP30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根据免疫组化结果TIP30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病理分期有关。而根据RT-PCR结果,TIP30mRNA的量在不同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别,而在较大肿瘤组织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及临床TNM分期相对较晚的组织,发现TIP30mRNA的量相对降低(P<0.05)。4.胃癌组织中MVD值与TIP30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经比较,MVD值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病理分期相关。与TIP30蛋白表达相关,胃癌组中TIP30(-)者24例,其MVD为28.54±2.81;TIP30(+)者28例,MVD为26.36±2.1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3.18,p=0.003)。5、胃癌组织中MVD值与TIP30蛋白表达的相关分析。参照TIP30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TIP3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弱以积分表示:0分、1分、2分、3分、4分、6分、9分,积分值与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值按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P30表达积分制与MVD值存在负相关关系(r=-0.777,p<0.01)结论:1.胃癌组织中TIP 30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胃粘膜组织显著降低,而在转录水平TIP30mRNA水平两者无明显差别,TIP30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相关,提示TIP 30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可能主要在转录后或翻译水平发挥作用。2.微血管密度(MVD)能够反映肿瘤血管的新生化水平,TIP30蛋白阳性表达组织中的MVD值显著低于TIP30表达阴性者,而且TIP30表达积分制与MVD值存在负相关关系,提示TIP30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作用。3.TIP30蛋白及MVD值与胃癌的生长、侵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密切相关,TIP30蛋白的表达强度及MVD的计数值可以作为判断胃癌生长、浸润及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有利于肿瘤的辅助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