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鲁迅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翻译目的和选择”,试论述清末中国现代化进程,鲁迅翻译的目的,以及与由翻译目的决定的翻译中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翻译所担任的社会角色与承担的社会功能,以及翻译进行的整个途径,从而探讨翻译研究的视角。
引论部分指出当前鲁迅翻译研究的现状和本文研究的目标。当前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多停留在其翻译策略的层面。作者认为,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可以放宽视角,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来阐释。
第一章阐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民族危机中进行的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与由此而兴起的第三次翻译高潮。从洋务派的组织翻译军事,科技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翻译到维新派突破其局限开始译介社会科学知识,再到后来的新文化运动者的文学翻译高潮,文学作品翻译逐渐盛行。鲁迅就是在二十世纪初应运而生的一个翻译家。站在时代的前沿,鲁迅清醒地看到了民族灭亡的危机,也看到了国人身上的内疾和外患。内疾是由封建主义颓废的文化遗留给国人精神上的麻木状态,外患是由帝国主义腐朽文化对国人的侵蚀而带来的盲目崇拜,甚至甘心为奴。为唤醒国民斗争,脱离这种水深火热的困境,鲁迅认为首先要“立人”和改造“国民性”。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鲁迅选择了文艺之路。翻译则是鲁迅从他国借来“照镜”和拿来“凉药”的手段。
第二章论述鲁迅明确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他所采取的各种翻译策略。德国功能派目的论可以很好地阐释这一点。首先是鲁迅对翻译文本的国别选择。鲁迅对当时正侵略中国的所谓大国的作品是不屑的,因为它们正是国民内忧外患的根由。相反,鲁迅对俄国,日本,以及一些弱小民族的作品倍加青睐,因为从这些国家的作品中能看到同他的国人一样的“被压迫者”,是可以作为国民的“照镜”的。第二,鲁迅对翻译文本的主题选择也是丰富的,这同样是由其翻译目的所决定的。鲁迅似乎是想通过他的翻译能使他的国民明白各自的悲与不幸的处境,并想通过翻译为他们带来斗争的“军火”。笔者能力有限,不能概述其所有的题材,只择取了其中一些,做了大概的分类。最后,鲁迅的翻译方法也是别于其他翻译家的。他的直译与意译,重译(转译)与复译,以及他一度使用的改译,无不是为鲁迅的翻译目的服务的。
第三章阐述鲁迅翻译留下的精神财富。作者首先把鲁迅对翻译的贡献做了概括。接着通过回顾由鲁迅翻译而起的一些争议和论争,作者尝试去剖析这些论争的缘由,即对鲁迅翻译的批评多局限于译文语言的层面。
最后,作者总结了本文的意旨。本文旨在通过对鲁迅翻译的背景,目的与策略三者关系的分析,呈现了翻译行为的途径,指出翻译首先所具有社会功能以及其对译者翻译目的,翻译选择的影响和作用。因而在进行翻译研究时,究竟从何处着手研究,应该有什么样的研究视角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