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于1847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简·爱》。这部小说引起了英国乃至全世界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广泛关注,对它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不同时代的文学评论家从不同视角出发,对《简·爱》加以分析和评论。对《简·爱》的两大主流研究趋势就是:一、1857年,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撰写的《夏洛特·勃朗特传》出版发行,为世人揭开了《简·爱》作者的“神秘”生活经历。然而传记中所描述的夏洛特与她的女主人公简·爱的人生遭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许多文学评论家开始把二者相似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对小说《简·爱》进行研究。二、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一股研究“妇女状况”的热潮。夏洛特·勃朗特是维多利亚时代涌现出的众多女性作家中的重要一员,她这一部以家庭女教师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简·爱》自然成为女性主义文学评论家的研究对象。简·爱这一女主人公的独立性格和顽强斗志也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除以上两大研究主流之外,一股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对《简·爱》进行分析评论的热潮也逐渐兴起。本文参照的就是赫尔曼·诺思洛普·弗莱(HermanNorthropFrye)的神话与原型批评理论,即原型的传承和突破是文艺发展中相辅相成的规律性现象。一方面,原型的反复性昭示着人们对于某些永恒主题(如:爱情)、某些终极问题(如:死亡)的关注;另一方面,人类的文艺又是在不断地试图超越原型模式,以满足人的不断变化的精神需求。本篇论文运用赫尔曼·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与原型批评理论,试图解析简·爱这一人物传承的灰姑娘原型,昭示人们对于爱情的永久向往,并且重点论述了简·爱与其灰姑娘原型的形似以及不同之处,阐明了简·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灰姑娘,而是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父权社会形态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为实现自我精神和经济的独立而进行的抗争。
第一章引言部分阐明了本篇论文的写作主题,即运用赫尔曼·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了简·爱这一文学人物与其灰姑娘原型的异同点,并且通过重点论述二者的不同之处,来试图证明简·爱并不是传统灰姑娘的代言人,她代表的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父权社会形态下自我意识觉醒、争取实现情感及经济独立的女性。
第二章对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兴起背景作了简要介绍,并且列举了赫尔曼·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定义及相似、移用理论。
第三章列举了简·爱这一文学人物与其灰姑娘原型在人生命运以及个性这两方面的相似之处。
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代父权制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对女性心理的束缚以及女性经济的依赖地位,从这三个方面揭示了简·爱与其灰姑娘原型不同的原因。
第五章则从简·爱和灰姑娘原型的外貌、个性以及获得人生成功的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二者的不同。
本篇论文的结论如下:简·爱并不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父权制社会中的一个家庭天使式的灰姑娘。相反,她不屈不挠、追求独立的精神已经使她成为了一个新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