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载体和信息交流的一种手段,凭借其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及信息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样性特质,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扩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政治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预言的网络政治时代逐步成为现实。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并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本就特别复杂,不特定主体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发表或分享自己的看法、观点。当舆论集中公共事件时,就会有较多民众集体网络围观,表达看法,发泄情绪,呼吁支持等,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空场域中得到最彻底的释放和交融,这就形成了自媒体时代的特定舆情,形成一种独特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舆情所具有的特性的确可以使网络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但它本身固有的技术缺陷和负效应也使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面临着诸多难题。纵观近年来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过程与政府处理结果,部分政府部门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呈现出诸多不足。在网络舆情事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政府部门担心舆情消息的广泛传播会对政府形象与社会稳定造成威胁,便蓄意掩盖事实真相,反而引起民众的反感与不信任。当前我国的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尚未健全,管理部门重叠,权责不明,往往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及管理工作的重复与混乱,使得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存在缺位、错位的现象。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社会组织,政府有必要主动介入互联网,根据网络舆情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网络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深化对网络舆情管理方式的变革,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引导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根据当下网络舆情的具体特征及现有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不足之处,分析研究各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在舆情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旨在探讨出一个系统化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机制,并具体阐述其构建的原则与策略,以规避网络舆情的负效应,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首先,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机制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应用价值、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并对国内外并于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其次,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阐述了网络舆情的内涵,并从政治参与的视角探讨当下网络舆情形成的要素,继而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当下网络舆情的具体特征。在明确网络舆情的内涵与总体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已形成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总体状况,重点分析当前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产生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再次,在前文已指出当前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健全的基础上,构建更为有效的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机制。通过对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机制的参与主体和基本结构的阐述,明确了其内涵,进而探讨其构建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明确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机制构建的原则,并进一步指出该机制在我国运行的效用与意义。最后,从政治参与的视角出发,具体分析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机制构建的策略。首先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然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通过不同政治参与主体的协同配合构建起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机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网站监管、网民自律意识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及时公开、舆情回应、相关机构跟进等一系列环节,从而保障政治参与的法制化和有效性,构建新型的政治参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