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基于多维视角提出人类发展指数(HDI),从健康、教育和收入维度综合评判地区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做出重要指导。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HDI在思想和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探究中国区域人类发展问题。但是由于构建过程缺乏生态环境维度的考量,HDI在广泛运用的同时也招致一些批评。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是惠及民生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提升人类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有必要构建生态敏感的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ECHDI)来真实客观地反映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现状。ECHDI的构建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人类发展,丰富了人类发展的理论内涵,扩展了人类发展的研究范围和思路,对已有的区域差距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延伸,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使用ECHDI对中国区域人类发展进行综合评估,结合Geoda、ArcGIS、Stata和MATLAB软件,运用空间探索技术(ESDA)、空间标准差椭圆(SDE)和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空间视角出发分析和探讨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趋势及收敛特征。基于此,从树立综合型人类发展观、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建立跨区合作和治理机制的角度为缩小区域人类差距,缓解区域发展矛盾提供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从健康、教育和收入维度构建HDI,结合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两个维度构建生态投入指数(EII),并参考Atkinson测度社会不平等的方法将EII融入HDI,构建生态敏感的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ECHDI)。基于HDI的区域人类发展评估发现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发展的区域差距问题也越发突出。从地理分布看,中国人类发展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状态。贵州、云南、西藏和青海已经形成了低人类发展的连绵区。基于EII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发现中国的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状态,2010年之后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生态环境都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不同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基于ECHDI的区域综合人类发展评估发现生态环境是影响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惩罚范围不断扩大、惩罚力度逐渐加深,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形势并非HDI反映的那样乐观。其次,运用空间探索技术(ESDA)对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标准差椭圆(SDE)从空间分布中心、方向、范围等角度探讨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演变趋势。研究发现Global Moran’s I均为正且显著、Moran散点图和四象限聚类结果下约四分之三的省份位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说明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并存,空间上呈集聚分布。其中高高集聚区(HH),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低高集聚区(LH)主要集中在中部,低低集聚区(LL)主要集中于西部,高低集聚区(HL)主要集中在西南、中部和东北。整体而言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存在一定的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全局趋势分析发现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在空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异性,具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东北高、西南低和东南高、西北低。空间标准差椭圆的分析发现,从空间分布中心看,椭圆中心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从空间分布方向看,椭圆的长半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并保持不变。从空间分布形态看,椭圆越趋扁平化。从椭圆面积变化和方位角旋转角度看,发现椭圆内部各区域以及椭圆内部和外部的ECHDI值的增长速度均存在较大差距。人类发展增长速度的差异将进一步拉大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地区差距,非均衡的空间格局将长期保持不变。最后,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对ECHDI及各维度指数进行绝对β收敛检验,剖析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通过条件β收敛从经济、社会和环境视角进一步探寻收敛的影响因素。α收敛、绝对β收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区域人类发展不存在显著的α收敛,但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特征。经济增长速度和生态环境状况不匹配、正空间溢出效应带来的模仿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是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呈现绝对β收敛的主要原因。空间效应和生态环境的收敛特征均提高了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收敛速度。通过条件收敛分析发现全国、东部和中部均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城镇化率、贸易自由度和教育投入对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收敛起正向作用,而医疗卫生投入和环境规制则起负向作用,其中环境规制对收敛的负向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