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来考察委婉语的翻译实践。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诞生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灵活翻译的理论依据。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活动是根据翻译目的使目标文本与原文本之间保持一定联系,使交流越过文化障碍得以顺利进行。目的论强调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只是传统的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更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目的。译文在目的语境中对译语文化以及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是译者首要考量的因素。
作者首先从委婉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功能入手,论证翻译目的论对委婉语翻译实践的启示意义,然后探讨其目的法则、连贯法则以及忠实性法则在确定翻译步骤、制定翻译策略中的指导作用。为有效实现委婉语翻译的目的,译者应根据译文的不同预期功能来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决定处于特定语境中的委婉语信息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必须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最后根据对译例的分析,总结出委婉语翻译的七种具体操作方法,它们分别是删减法、增补法、改译法,代替法,音译法,意译法以及直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