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是我国白话小说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关于其的研究数不胜数。本文在所选取的两种日文译作,一种是吉川幸次郎与清水茂和译的《水浒传》,另一种是由驹田信二译制的《水浒传》。这两种译本是日本水浒学界公认的翻译较为成功的版本,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不同的翻译风格和翻译态度,所运用的翻译策略也截然不同。吉川·清水译的最大特点是接近原文的文体进行翻译。吉川·清水译本的语言风格尽量的靠近了原著的表达方式,运用了「講談の体」,即说话人的口语体,这是其一。其二,在词汇的选择问题上,吉川·清水译本将中国古代宋代官职称谓全部换成了江户时代日本官职称谓。驹田译本的文体则是「である」体,即现代日语的书面体。而在官职称谓的问题上,运用了原文中的词汇,在需要注释的地方进行了标注与解释。从关联理论来分析两种译本,吉川·清水译的翻译策略与关联理论的解释的翻译方法相似。即译本是在译者充分接受与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以译入语解释翻译原文的一种方法。而驹田译的翻译策略与关联理论的记述的翻译方法更加相似。即保持翻译文学的特征,译文文体运用普通现代日语书面语文体,原文的专有名词也原封不动的挪入译文。两种翻译各有各的特点,根据译文读者的知识层面和对原文的需求,对两种译文的评价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