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是野生动物生活史周期的一个关键时期,该时期植被和食物的丰富度都明显降低,对动物的生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动物为了生存,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出各式各样的适应方式,其中冬眠是物种应对这种极端环境最重要的适应方式之一。然而,冬眠栖息地因气候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场所为冬眠个体提供不同的可利用资源以满足动物的越冬需求。因此,冬眠栖息地选择可作为动物满足越冬需求的一种有效策略,研究冬眠栖息地选择对了解野生动物的越冬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zans)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常见两栖类物种。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蟾酥蟾衣的药用价值以及激素调节等,对其生态方面研究较少,尤其越冬生态资料比较匮乏。因此,本文调查和分析了中华大蟾蜍越冬习性、冬眠栖息地选择和生态因子偏好。我们在2015年10月-12月,2016年2月-4月和10月-12月采用样线和样方法,同时结合访问调查法,对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大蟾蜍越冬习性和越冬栖息地进行了调查。本研究对中华大蟾蜍的冬眠时间、冬眠姿势、冬眠冬眠点特征进行了观察、测量和记录,同时收集并分析了中华大蟾蜍冬眠巢址的生态因子数据。调查过程中共测量记录252个生境样方的18个生态因子指标,分别为:距水源距离、距繁殖场距离、距人类活动距离、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地表碎石程度、地表基质类型、草本植物最高高度、草本植物最低高度、土壤硬度、落叶层深度、腐殖层深度、郁闭度、坡向、坡位、坡度、微生境温度和微生境湿度。基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信息理论方法,我们筛选出中华大蟾蜍冬眠生境选择的最优模型,并构建了冬眠生境选择与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逻辑斯蒂回归方程,利用资源选择指数分析了中华大蟾蜍对冬眠地生态因子的偏好程度。具体结果如下:(1)八大公山中华大蟾蜍大约在10月底,环境温度低于10℃左右时开始进入冬眠,大约翌年2月底,环境温度高于5℃左右时开始出蛰,整个冬眠期约长达4个月。冬眠冬眠点的深度与中华大蟾蜍个体的体长、体重、身体状况均无明显相关性(|r|<0.5,p>0.05),而与微生境温度呈二次函数关系(y = 0.356x2-7.305x +44.589,R2=0.397,p<0.05),即微生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中华大蟾蜍均需要建立更深的冬眠冬眠点。(2)中华大蟾蜍的身体状况指数在冬眠结束后(出蛰时)较冬眠初期显著增加(F1,55=39.493,p<0.001),其抱对前的身体状况指数也较出蛰时显著增加(F1,39=9.849,p=0.003),繁殖后其体重显著下降(F1,231=48.763,p<0.001)。这说明中华大蟾蜍在冬眠期间和出蛰后均可能存在进食过程,其繁殖能量可能不完全来自于冬眠前的能量储存。(3)基于AIC筛选出的中华大蟾蜍冬眠栖息地选择最优预测模型包含了地面条件、土地利用类型、郁闭度、植被类型、坡向、碎石程度和坡向七个生态因子(AIC w=0.994,AICc=-1469.086),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的中华大蟾蜍冬眠栖息地选择的逻辑斯蒂回归方程显示:决定中华大蟾蜍冬眠栖息地选择的最主要生态因子为碎石程度(|B|>1,p<0.01),坡向、坡度是影响中华大蟾蜍冬眠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B丨>1,p=0.047;p=0.042)。(4)中华大蟾蜍在冬眠栖息地选择时,回避郁闭度较高的生境(Ei<0),偏好郁闭度小于60%的生境,因为较低郁闭度更有利于捕食行为;回避原生林的林地(Ei=-0.104),偏向选择在菜园中建立冬眠点(Ei=0.500);回避乔木+箬竹(Ei=-0.300)、乔木+灌木(Ei=-0.200)的植被类型,偏向选择植被类型为杂草+灌木的生境(Ei=0.697);坡向回避阴坡(Ei=-0.136),倾向选择阳坡(Ei=0.623),可能是因为阳坡上能获得较多日照,更有利于其体温维持;高度回避碎石地面条件(Ei=-1.000)的生境,而倾向选择杂草地表(Ei=0.470),这可能与杂草生境更有利于躲避天敌有关,且保温效果好。综上所述,中华大蟾蜍冬眠栖息选择主要影响因子是碎石程度,其次,对杂草生境存在偏好选择。我们的研究有助于为探讨中华大蟾蜍越冬机制提供资料,也为中华大蟾蜍种群管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