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鳞鲴(Xenocyprinae microlepis)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小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湖北省道观河水库收集标本337尾,应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对年龄结构、生长特点和性腺发育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选择鳞片作为细鳞鲴的年龄鉴定材料。鳞片的年轮特征主要为疏密—切割混合型,前后区的疏密环片与侧区的切割相连接形成一个同心环圈作为年轮。鳞片年轮形成周期为1年,4、5两月为形成高峰期,新轮出现率由34.29%上升至97.70%。2.细鳞鲴渔获物由5个年龄组组成,2、3龄个体合计约占76.27%。渔获物的体长主要集中在150mm-350mm之间,体重主要集中在200-500g之间。雌雄无显著性差异,性比接近1:1。3.体长与鳞径的关系为L=5.8+6.42R(n=337,R2=0.8748),体重与体长关系为Y=0.0207L2.9376(R2=0.981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可表述为体长Lt=37.0378(1-e-0.2539(t+0.8939))和体重Wt=839.5033(1-e-0.2539(t+0.8939))3,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为3.35龄。细鳞鲴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3龄以前生长速度快,3龄以后生长速度开始下降。4.副性征。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在颊部、眼眶、鳃盖骨、胸鳍以及头顶部出现白色颗粒状的“珠星”。雌性个体没有发现“珠星”,其腹部膨大、松软,有明显的卵巢轮廓。5.细鳞鲴雌雄个体丰满度随季节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与摄食和繁殖活动密切相关:4-7月随着繁殖活动的进行,丰满度下降;繁殖后随着摄食活动的增强,丰满度开始上升。6.繁殖群体共有4个年龄组,主要由2、3龄个体组成,约占整个繁殖群体的84.97%。雌雄性成熟最小年龄均为2龄。性成熟雌性最小体长14.92cm,体重146.37g,性腺重4.28g,性成熟系数3.17;性成熟雄性最小体长为12.68cm,体重114.48g,性腺重0.92g,性成熟系数0.65。7.细鳞鲴的绝对繁殖力F为8247-157899粒,平均绝对繁殖力F为78629.3粒;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95-48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894-5110粒,平均相对繁殖力FW为225.8±58.32粒、FL为2738.4±135.53粒。通过相关分析,体长、体重、净体重、性腺重和成熟系数GSI是影响细鳞鲴繁殖力的主要因素。8.细鳞鲴的性腺发育分为6期,产卵后卵巢回复到Ⅱ期,以Ⅲ期越冬,次年3月份开始发育,4月底部分个体可以发育到成熟期Ⅴ期,一直到8月份都有Ⅳ、Ⅴ期卵巢的个体出现。成熟系数从3月份开始上升,5月份达最高点,并开始下降,10月份至次年2月份成熟系数处于全年最低水平。结合野外调查,细鳞鲴的繁殖期在4-7月份。9.Ⅵ期卵巢中除了空滤泡膜外,还有大量发育正常的3、4时相卵母细胞,表明卵母细胞的发育呈非同步性。结合卵径频率分布、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及野外观察可知,细鳞鲴是分批同步产卵型鱼类,在一个生殖周期内一般产卵2~3次,卵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