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体》是中国首部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作者刘慈欣凭其《三体》三部曲将中国科幻拉高到世界水平。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译者,美籍华裔作家,翻译家刘宇坤。《三体》在国外取得的认可与欢迎是国外读者对刘宇坤翻译技艺的肯定。对刘宇坤译本的研究将有益于中国相关题材作品的译介,然而目前国内外都鲜有学者涉及刘宇坤翻译策略研究,不利于之后译者吸取有效经验。本文将运用接受美学理论,研究译者刘宇坤翻译《三体》时采用的翻译策略,旨在解释译者为何将归化与异化策略结合使用。作者将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对文中的文化典故,习语,方言,比喻的翻译以及其他文化用语和典型的汉语句法特征的翻译进行分析,并运用接受美学相关理论,如期待视野,隐含读者,文本不确定性等概念解释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并将之结合的原因。研究发现,译者将归化作为主要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大多数文化典故,习语,方言以及比喻时译者采取了归化策略。因为这类词汇短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会给普通西方读者造成很大的理解障碍。借助归化手法,此类词汇短语译为英文后满足了读者的定向视野,便于其理解。与此同时,译者将异化作为补充手段,用以翻译一部分文化词汇以及汉语的句法特征,这大大扩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并有效传播了中国文化以及汉语特征。本文将有望对未来想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翻译策略的学者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为未来中文科幻类小说的英译提供启发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