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与异化的结合——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三体》的翻译策略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体》是中国首部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作者刘慈欣凭其《三体》三部曲将中国科幻拉高到世界水平。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译者,美籍华裔作家,翻译家刘宇坤。《三体》在国外取得的认可与欢迎是国外读者对刘宇坤翻译技艺的肯定。对刘宇坤译本的研究将有益于中国相关题材作品的译介,然而目前国内外都鲜有学者涉及刘宇坤翻译策略研究,不利于之后译者吸取有效经验。本文将运用接受美学理论,研究译者刘宇坤翻译《三体》时采用的翻译策略,旨在解释译者为何将归化与异化策略结合使用。作者将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对文中的文化典故,习语,方言,比喻的翻译以及其他文化用语和典型的汉语句法特征的翻译进行分析,并运用接受美学相关理论,如期待视野,隐含读者,文本不确定性等概念解释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并将之结合的原因。研究发现,译者将归化作为主要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大多数文化典故,习语,方言以及比喻时译者采取了归化策略。因为这类词汇短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会给普通西方读者造成很大的理解障碍。借助归化手法,此类词汇短语译为英文后满足了读者的定向视野,便于其理解。与此同时,译者将异化作为补充手段,用以翻译一部分文化词汇以及汉语的句法特征,这大大扩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并有效传播了中国文化以及汉语特征。本文将有望对未来想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翻译策略的学者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为未来中文科幻类小说的英译提供启发与引导。
其他文献
大多数语言教师都经历过类似的挫折:在学生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学生却没什么回应。这样的行为通常源于一个原因,那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ScharleandSzabo,2000)为了适应
亚·德·霍普(1907-2000)是澳大利亚杰出的诗人,也是为数不多的获得国际声誉的澳大利亚诗人之一。 霍普常被称为学者诗人或智性诗人,广闻博识,通晓数国语言,其诗歌呈现出
毛姆是20世纪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一个奇迹,也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生涯持续了将近65年,创作了大景雅俗共赏的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其中相当一部分
本论文主要是考查281名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以及与英语学习焦虑感、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英语成绩的关系。采用《英语学习自我效能问卷》、《外语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个性。依据谭载喜的观点,文化个性反映到词汇里,便会出现“词汇空缺”现象。产生词汇空缺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如: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历史
在军报创刊60周年之际,习主席亲临视察,在网络传播中心听取网络和新媒体建设情况汇报,观看军报客户端、“军报每天读”视频读报节目,并亲自发微博,让解放军报、中国国军网、
期刊
小约翰·雷博士在引子里提出这一看法,“‘冒犯’不过常常是‘不平凡’的同义词;而且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当然总是有创造性的,因而就其本质而言,它的出现应该或多或少要引起震惊。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Tan)的《喜福会》和《灶神之妻》在美国当今文坛颇受欢迎,是多元文化的代表作。本论文以这两部小说为文本,从多元文化视角入手来分析谭恩美创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