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学术界从畜牧经济、产业经济、市政管理以及广告营销等诸多学科分别论述牛奶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因子。事实上,牛奶在近代中国百年间的剧烈变化不仅颠覆了国人源远流长的饮食习惯,其中更隐含着近代中西文明交流中的隐含的“文明等级论”的叙事,以及国人追寻现代转型的重要文化意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物质文化史的方法揭示牛奶这一处于中国传统饮食体系边缘的食物如何在全球化和中国近代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术界从畜牧经济、产业经济、市政管理以及广告营销等诸多学科分别论述牛奶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因子。事实上,牛奶在近代中国百年间的剧烈变化不仅颠覆了国人源远流长的饮食习惯,其中更隐含着近代中西文明交流中的隐含的“文明等级论”的叙事,以及国人追寻现代转型的重要文化意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物质文化史的方法揭示牛奶这一处于中国传统饮食体系边缘的食物如何在全球化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通过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都市乳业的工业产业化进程以及大众消费的普及获得“完美食物”的桂冠,进而演变为现代化饮食符号之一的历史过程。基于以上主要论点及叙述线索,本论文的主体共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从农业生产结构和饮食文化两方面阐明牛乳在20世纪前中国饮食结构中的地位及文化含义。在以农耕为经济主体的中国,作为游牧民族日常主食的牛乳及乳制品因其外来性和稀缺性成为汉民族饮食文化体系中的边缘食物,并经历了魏晋、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至宋代完成了本土化进程。随着15世纪大航海时代全球经济贸易网络的形成以及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的生产力变革,中西牛乳饮食开始出现结构性分化,在西欧日渐大众化的牛乳及乳制品反而在中国进一步收缩为上层社会的奢侈品,下层民众则在人口增长和全球新经济结构的压力下放弃了乳肉类食物,形成以素食为主的新饮食结构。西欧则在同时期形成了以牛乳为主的饮食习惯。第二章探讨19世纪以来中西两种不同的牛乳饮食文化碰撞后产生的观念冲突和实践。随着19世纪中叶民族危机的深化,在西方人种学、近代科学和农业经济学的影响下,牛乳从传统的私家补品转变为事关民族兴亡的重要食物,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开始走上发展都市乳业的道路。在牛乳新知识的传播中,受到近代素食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文明反思潮流的影响,中国本土食物豆浆一度成为其有力的抵抗和竞争者。这场在饮食领域发生的中西文明冲突最终以牛奶的获胜告终。第三章探讨近代牛乳产业化的历史过程。通过对比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的牛乳产业化发展程度,阐明近代国家行政权力的介入是如何形塑了牛乳业的工业化形态。第四章则聚焦于近代都市牛乳消费文化。通过聚焦牛乳的两种功能——成人滋补和育婴观念传播和实践,探讨作为崭新的工业消费品,牛奶是如何弥散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标志中国城市景观、市政管理以及个人生活“现代性”的象征物,并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第五章将焦点转移至中国内陆,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新中心——重庆都市乳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善后救济署的对华乳品援助计划。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沿海发达城市的牛乳业西迁至内陆城市,受战时条件所限,内陆牛乳业在规模和机械化水平无法赶超战前的发达地区,但在文化象征意义上被提升至空前的高度,加速了牛乳“完美食物”意象在中国的观念普及,战后联合国乳品援助计划则强化了这一趋势。回顾牛奶的历史变迁有助于从物质文化史这一视角理解19-20世纪中国知识体系及城市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其他文献
20世纪以来,全球各国金融危机表明,住房市场与金融风险之间存在高度紧密的联系,是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之源。由住房价格波动诱发的金融危机已成为现代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之一。中国自1998年开启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业高速增长,一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国范围内的住房价格也持续上涨,住房市场潜在金融风险不断集聚,暗藏着资产泡沫的隐忧。鉴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优化住房市场宏观调控体系、防范住房市场潜
合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然而,合作意味着个体需要牺牲自身的利益,此时自私的个体通过背叛行为剥削合作者的利益使其获得更高的利益,这将使得合作者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如何解释合作的涌现成为困扰科学家们的一个难题。从传统经典的非合作博弈理论看来,完全理性的个体会选择背叛这一严格占优的策略,合作将不可能产生。该理论是以参与人的个体完全理性为前提假设,每个参与人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潮位是测深的瞬时绝对起算面。海洋垂直基准面源于潮位,是海洋测绘成果表达的参考,也是海洋大地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GNSS高精度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洋测绘,但制约其成果表达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是如何将GNSS实测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或基于深度基准面的海图高。目前,该问题无论在河口流域还是近海,均未得到很好解决。为此,论文开展了GNSS潮位测量及海洋无缝垂直基准面模型构建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的主要
附植藻类是一类附着生活于大型水生植物上的藻类。其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全国尺度上对附植藻类的群落组成、物种分布和多样性格局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的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对全国主要水体中的402个群落中水生植物-附植藻类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来研究附植藻类的群落组成、物种分布规律、多样性地理格局、生产力与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水生植物对附植藻类
文人园林是具有士气或文气的园林,书卷气或诗情画意是文人园林的艺术特征,同时也是文人园林与其他类型园林的重要区别。宋代文人园林不仅是宋代园林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它是自然与艺术、天工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所谓宋代文人园林的美学研究主要是从美学的视角,也即审美缘起、审美本体、审美特征以及审美境界四个方面对宋代文人园林进行分析。宋代文人园林审美缘起于中隐思想。私家园林在西汉时期开始从皇家园林中
企业设计、实施内部控制是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强化经营效率、效果的制度性安排。内部控制具有牵制与约束、防护与引导、监督与影响以及衡量与评价等基本职能,为促进企业实现运营目标提供有效保障。那么,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否对运营绩效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对此,尚有待开展进一步的全面检验。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胶凝砂砾石坝型开展了许多理论研究,主要基于室内试验得到的材料参数和本构特性等,缺乏结合实际运行条件下坝体原型监测资料开展的真实工作性态分析。本文以目前国内外最高胶凝砂砾石围堰—大华桥上游过水围堰的施工期及运行期监测资料为基础,对高胶凝砂砾石围堰运行期的应力应变场、渗流场、温度和温度应力场真实工作性态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并对高围堰结构设计中关于剖面对称性、堰内材料分区和温控标准等
論文以漢代肩水塞屯戍遺址及其出土漢簡爲研究對象,綜合運用簡牘學、文字學、考古學及歷史學的研究方法,梳理簡牘出土的相關考古學信息,對肩水塞轄區内A35大灣、A33地灣、A32金關等遺址出土簡牘進行文書分類、文字釋讀、綴合編連等文本整理工作,在此基礎上圍繞肩水候官的組織機構、交通運輸、生活保障及行政運作等開展綜合研究。全文由緒論、正文、結語、參考文獻四部分構成。其中,正文分七章:第一章對肩水塞轄區内的
本文研究的是晚清书论中的审美观念,具体包括五个问题。第一,书法本体论。中国书论史上共有“模拟自然”说、“书为心画”说、书法形神观三种书法本体论,截至北宋就已经全部被提出。晚清书家对书法本体论的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书法形神观的发展,周星莲把形质规定为笔画对空间的分割,刘熙载把书法形神观与意象说等同起来,康有为的“书为形学”说是对传统重神轻形的扭转;二是对书法形神观的变形的总结,刘熙载将“神与形
作为适用法律处理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对法律的完善功不可没。它既可透过案件的审理知悉社会时势的最新变动,推动法律的与时俱进;亦能借助层出不穷的案件情节来发现既有法律的缺陷,确保法律漏洞的及时填补。清代司法对法律的完善主要表现为因案修例机制,即基于某一个司法案件,引发统治者对《大清律例》中的相关条例进行修改。这实质上是法律的司法创制过程,新规则在司法实践中产生,逐步被修入国家法典,成为正式的法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