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平府鼓吹乐研究,以梳理明清时期不同版本《广平府志》为线索,对明清时期的广平府鼓吹乐相关文化事象进行研究。其旨在厘清广平府鼓吹乐的起源、明清时期的发展过程、以及近代以来鼓吹乐的转变。本文对“鼓”“吹”的发音与文字含义进行考证,与现存的鼓吹乐形式做对比,以此确定鼓吹的基本分类;对明代广平府鼓吹乐在军中的发展,与在明中叶后下移的原因与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对清代广平府鼓吹乐沿用明代形式,根据统治者的需要对原有鼓吹乐的使用作出相应调整。清政权灭亡后,鼓吹乐的发展并未因政权更迭而停滞,鼓吹乐艺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探索新路。现在流传于永年地区的“永年吹歌”便是广平府鼓吹乐的延续,其在当地蓬勃发展。广平府鼓吹乐研究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个案,对以府治为中心分布的鼓吹乐形式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于现存永年吹歌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研究可起到借鉴作用。本文将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概念引入研究,广平府鼓吹乐的“大历史”可分为两个部分,即纵向的历时性大历史与横向的共时性大历史。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与发展都不会是偶然现象,而是历史中诸事情集合而成的必然。传统是一条河流,然其流经的每一处都会影响河水的成分,历史发展同样是河流。传统音乐的保护,是否能做“博物馆式”的保护,值得商榷。可以确定的是,河北地区的鼓吹乐发展,并非只是眼下所看到的表象,对其更深层的剖析,进而通过历史发展的经验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或许会为河北地区的鼓吹乐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河北地区鼓吹乐研究提供些许新思路,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将鼓吹乐这一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