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南地区作为我国较为发达、城乡建设用地矛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地域性的村庄发展相较于全国整体情况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在:苏南地区已经开始进入高位、高速的城镇化和城乡融合的全域都市化时期,这一地区村庄发展走在全国村庄的前列,开始面临着城乡统筹和村庄自身发展的双重要求。
村庄建设用地作为承载村庄生产、生活等空间的主体,可以说是村庄的命脉。合理的村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作为引导苏南地区村庄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可以控制村庄建设用地的总量和标准,促进村庄建设模式的适度集中,以及推动村庄建设用地的结构重组,以实现苏南村庄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适时的展开以苏南地区乡村地域为研究范围,以村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以高位、高速的城镇化和城乡融合的全域都市化时期为研究阶段,尝试协调这一地区城乡整体与村庄自身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具有地域性的集约型村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研究。这对于后续的、全国范围内的村庄建设用地的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普适、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6个方面:
(1)第一章研究绪论
本章主要分为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对象与阶段、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与框架六个部分,初步构建了本文的逻辑结构和总体思路。
(2)第二章苏南地区现状村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本章首先分析了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概况及演化。其次,在构建村庄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章将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与江苏省、全国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对比评价,得出结论:现状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走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然后,本章从苏南地区五市层面、区县层面和不同类型村庄三个方面,进行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内部的对比评价。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苏南地区村庄内部的建设用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最后,本章主要通过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与苏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对比评价,对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得出结论:未来的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需要进一步的集约利用。
(3)第三章苏南地区村庄实践建设发展和相关规划情况
本章首先分析了苏南地区村庄建设实践,主要包括:内外影响因素下的两种村庄建设方式和村庄建设用地利用模式的两个发展阶段。
然后,本章分析了苏南地区相关村庄规划的情况。苏南地区相关村庄规划可以分为城乡统筹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层面规划三部分。而苏南地区现状村庄规划参照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主要是《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本章在总结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的演变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苏南地区集约型村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4)第四章苏南地区集约型村庄建设用地总量和标准研究
本章主要从城乡整体发展的角度,基于对城乡建设用地影响较大的苏南地区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中观背景变化,结合这一地区城乡建设用地的发展趋势、现状情况和未来展望,从资源约束角度探索苏南地区集约型村庄建设用地量,得出
结论:未来全域都市化时期苏南地区的村庄人口在[637,690]万人左右,村庄建设用地总量的上限约为[974,1031]km2、村庄建设用地总量的下限约为[609,895]km2。
未来全域都市化时期苏南地区人均村庄建设用地约在[90,150]m2/人左右较为适宜。具体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对应新建型村庄和改建型村庄分[90,130]m2/人、[90,150]m2/人两级进行控制。户均总建设用地面积在[192,665]m2之间较为适宜,此时的户均人口在[3,6]人左右。
(5)第五章苏南地区集约型村庄建设模式和用地结构研究
本章从村庄自身发展的角度,通过村庄的产业转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进行苏南地区集约型村庄建设用地建设模式和结构研究。村庄建设用地结构研究可以分为村庄建设用地类型和村庄建设用地构成两个部分。
首先,苏南地区村庄建设的聚集标准变化,因此,在村域层面出现村域面积适度扩大、人口规模适度聚集2个特点。在聚居点层面呈现以主要聚居点和辅助聚居点构成村庄具体建设用地聚集。
其次,在研究村庄建设用地类型的过程中,按照综合考虑用途控制和开发弹性、宜加强与相关规范的衔接、简化、弹性混合的四个原则,本文对应村域层面,设置了村域土地分类汇总表,对应聚居点层面,本文设置了聚居点建设用地类型选择表。聚居点建设用地类型包括居住用地(R类)、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C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P类)、村庄交通用地(S类)、绿地(G类)、其他用地(O类)6类用地大类和17个用地中类。
然后,对村庄建设用地的关键指标进行研究:居住用地(R类)占村庄规划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在[20,69]%左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P类)占村庄规划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在[2,11]%左右,村庄交通用地(S类)占村庄规划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在[8,22]%左右。
(6)第六章研究结语
本章简要的回顾全文,概括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指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继续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