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靶向荧光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荧光机理探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帕霉素是一种由土壤链霉菌分泌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三烯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最新研究发现,雷帕霉素具有控制食欲、有效调节体重的功能,且雷帕霉素实现该功能的有效作用靶点是在胃部。但雷帕霉素单独给药时,易引起全身毒副作用,为了有效发挥雷帕霉素的食欲调节功能,需要使雷帕霉素只在胃部发挥药效,避免进入系统循环引起全身毒副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本文拟将构建新型的胃部靶向药物载体,即以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为材料制备粒径均一、具有一定pH敏感性和附性的壳聚糖材料的胃靶向微球载体,用于实现雷帕霉素的胃部靶向给药。主要工作如下:   1、以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为材料、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胃部靶向微球载体。通过单因素多水平实验条件优化,成功制备了粒径为900~1000 nm均一的胃靶向微球。优化得到的制备条件为:壳聚糖季铵盐取代度为50%,氨基与醛基摩尔比为1:1,壳聚糖与甘油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3,油水相体积比为30:1,快速膜乳化的过膜压力0.3 Mpa、过膜次为5次;微球固化采用如下条件:37℃下固化1 h后,程序升温至50℃再固化4 h,固化时的搅拌速度600 rpm。   2、利用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微球具有稳定自发荧光的性质,对上述构建的新型胃靶向微球载体的pH敏感性、粘附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球在胃部有一定的粘附性,其在1 h内有约30%的微球粘附于胃部,随着胃排空,胃部微球粘附率有所下降,同时微球在胃部酸性环境中发生降解,有望实现药物在胃部的有效释放。进一步的胃靶向效果将通过药物包埋后的效果进行确认。   3、本部分工作对壳聚糖微球的自发荧光机理进行了阐释,以顺-2-甲基-2-丁烯醛和2-氨基-2-甲基丙烷为原料,在-14℃无水条件下反应,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技术确认合成了具有-C=N-C=C-结构单元的产物;随后,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荧光光谱扫描和激光共聚焦光谱扫描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物质与壳聚糖荧光微球的荧光波长一致,从分子层面阐释了壳聚糖微球自发荧光机理的主要贡献来源于-C=N-C=C-结构单元。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成功构建了新型胃部靶向药物载体微球,为雷帕霉素等药物的胃部靶向给药提供了可能;同时并从分子分子层面对壳聚糖微球的自发荧光机理进行了阐释。
其他文献
由于新时期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市场环境有了明显改变,加快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伴随教育大众化发展转型,各大高校逐渐扩大自身招生的规模。但是,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当前,部分中等职业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本文以数控车削加工实训课程为例,分析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与策
教师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中职教师由于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比其他阶段教师面临着社会对他们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中职教师的职业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不仅为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动力,还为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现阶段,教育技术的逐渐发展不断转变教育者的教学观念,
本文以《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为主题展开论述,在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从三个方面对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是当今高校的重要使命.本调查力图全面、客观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以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监控体系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是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本文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临床上使用的抗甲状腺癌药物,由于肿瘤细胞的耐药和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限制了的它们应用。因此,通过不同途径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甲状腺癌药迫在眉睫。以天然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合成生物活性强、生物利用率高、毒性较低的抗甲状腺癌药已经成为当今新药研制的热点。白杨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对甲状腺癌等多种癌细胞有效,但因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
根据大学生每年体质测试的结果反馈,学生的体质有下降的趋势,疾病也逐渐年轻化.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实际上变成“放羊式”的散养,学生兴趣不高,收效不大,学生的体质不容乐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