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雇佣型大农场制度的兴衰(1600-1930年)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hua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助于西方经济史学家关于近代英国农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英国和欧盟公布的19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国家农场结构变化和农业劳动力构成的统计汇编,对近代英国农业结构的变革做出新的叙述。同时,借助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认识,对近代英国农业结构的变革做出原创性的解释。  本文第一章指出,在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英国的公簿持有农和受益性契约租地农对其耕种土地的占有是有保障的,是英国农民土地权益的高峰时期,地主难以通过提高进入税和地租的办法来驱赶习惯佃户,使得这一时期英国的农业结构仍然是以中小农场为主体。英国的农业在18世纪中叶以前获得了很大发展,而这种发展主要是在中小农场的基础上取得的,小农场并没有成为这一时期英国农业革新的障碍,在许多方面甚至还走在了大农场的前面。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农业的发展并不是雇佣型大农场发展的结果,地主并没有对这一时期的英国农业进步做出很大贡献。  本文第二章指出,1870年代以前英国和其他西欧北美国家雇佣农场的兴盛,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在工业革命初期,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社会上存在大批难以就业的过剩廉价劳动力,同时,由于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粮食价格大为上升。农业雇工价格的低廉和粮食价格的高涨,使得规模效益不高的雇佣农业经营有利可图。近代英国高度集中的土地所有权结构,也促成了英国雇佣型大农场的高度发展。近代英国的大地产和大农场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造成了农村大批的贫困人口,阻碍了农村工业品市场的开拓。  本文第三章借助于各国的统计数据指出,1870年代以后英国和其他西欧北美国家的雇佣型大农场制度衰落了。1870年代以后西方工业国家农村过剩廉价劳动力的消亡,以及粮食价格的下降,是雇佣农场衰落的重要原因。但是,主要使用恰亚诺夫的“劳动自我剥削”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一时期以来雇佣农场制度的衰落,而应当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来寻找其原因。因为家庭农场的“劳动自我剥削”特征在其他任何行业的家庭制企业中都是存在的,但是在这些行业中,家庭企业的“劳动自我剥削”并没有使他们免除被排挤或边缘化的命运。作者认为,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新变化是这一时期雇佣农场制度衰落的根本原因。农业机械技术的小型化发展,以及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家庭农场优势的发挥和雇佣农场比较优势的丧失。另外,针对农业的一系列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各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同样促成了家庭农场的现代化,帮助它们排挤了雇佣型大农场。本章还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农业危机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工业发达和自由贸易政策的结果。
其他文献
咸丰三年初,山东开始通省举办团练。清廷希望团练能让山东真正成为“畿辅屏障”。然而,山东的团练不仅未能有效遏制“叛乱”的蔓延,反而严重威胁着官府的权威和利益。他们不仅动
以海蟹为原料,运用生物酶解技术,通过热反应(主要是美拉德反应)处理,研制风味逼真的蟹味香精.首先,对海蟹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了碱性蛋白酶酶解海蟹的能力.通过单因
艺术主张易人先生认为,人写字,每一局部,每一瞬间,都是独特的思维与动作,书者应把这种独特性融入时空变迁和生命从无到有,再归于无的序列。在观察与表述时,笔下的线条即是心
本文主要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赈灾举措及其思想为研究对象。目前学界对这一时期农业灾害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传统文献和新出简帛的相关记载
  本文主要以生态环境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作为考察对象,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传统的国际关系以研究高级政治为主,自罗马
无论唐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怎样繁荣,但却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即在佛老二教的挑战下,以儒家为主体的封建国家意识形态不断弱化。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这种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家
本文通过对1260年至1368年之间长达百年的丽元关系史的研究,归纳丽元百年政治关系的特点、规律性及其实质,阐释其所反映的国家关系模式。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高丽与元
瞿秋白对唯物史观的介绍与传播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客观背景、瞿秋白早年的思想变化及其在中国共产党内的经历与地位分不开的。瞿秋白对唯物史
12月10日,嘉兴市举行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启动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副司长雷筱云、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洪积庆、嘉兴市委副书记、
能源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关注的重点领域,能源安全特别是油气安全供应与美国的国家安全紧密相关;能源安全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乃至国际地位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