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之向往——V.S.奈保尔小说《河湾》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sar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0月11日,原籍特立尼达的印度裔国移民作家维迪雅达·苏拉吉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majprasad Naipaul)“因其作品融合了深具洞察力的叙事艺术和严谨逼真的观察,驱使我们去认识那被压抑的历史的存在”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奈保尔常被人们称作加勒比英语文学之父,是一位典型的后殖民作家,同时也是全世界后殖民文学领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河湾》(A Bendin the River,1979)在1999年被美国兰登书屋入选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列,是奈保尔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最后的现代主义史诗”。小说以独立后的非洲国家为背景,以主人公印度后裔萨林姆(印度裔穆斯林)进入非洲内陆的经历为主线,描写一个正处于艰难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非洲国家令人忧虑的混乱状态及河湾小镇在摆脱殖民统治后的后殖民社会现实,呈现出一幅欧洲殖民者撤退之后新近独立国家的政局混乱、族群混战、独裁统治的暴政与腐败的当代非洲图景。   本文以奈保尔的名作《河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后殖民理论解读小说的文化内涵。在此小说中,VS.奈保尔呈现了后殖民知识分子寻求文化身份的三种可能:因达尔试图忘记过去而以西方文化作为自己的模板;费尔迪南固守民族文化;萨林姆遭受文化迷失之苦,他只能行走在旅途中。另外,小说还突出地刻划了后殖民社会“大人物”(总统)和普通非洲人对西方社会的盲目模仿。同时,VS.奈保尔展现了后殖民时代河湾地区一群流亡者的形象,如萨林姆、因达尔、马赫士、舒巴、惠斯蔓斯神父、雷蒙德、耶苇特和墨迪。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应用后殖民理论,剖析该小说集中反映的后殖时期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文化认同、模仿、流亡、疏离和边缘性等。揭示奈保尔对后殖民社会及其面临问题的极大关注:后殖民时代非洲面临的诸如丧失文化身份,盲目模仿西方文明及流亡等问题,是导致其无任何出路和希望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反映了后殖民社会中的人们对于重塑文化身份、重建精神家园的渴望。
其他文献
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品中人物生动的言语行为及鲜活的性格特点能够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便是这样的
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现了对瑞士德语文学的探讨与研究。罗伯特·瓦尔泽作为二十世纪初瑞士最重要的作家,对瑞士的德语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以情节互不连贯的现代小说手法来
在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水意象出现的频率之高是其它意象无法企及的。水意象贯穿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始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形态万千。水意象不同的形态特征在诗人和读者心中引起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口译便被视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而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口译研究不仅为图式理论的应用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从译员信息加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