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水意象出现的频率之高是其它意象无法企及的。水意象贯穿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始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形态万千。水意象不同的形态特征在诗人和读者心中引起的联想意义也不同,水意象因而成为中华文化中内涵丰富的意象之一。但之前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水意象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译文的对比以及翻译技巧等层面,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因此对水意象的翻译研究亟待深入。 本文以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的“空白”概念为理论视角,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水意象的翻译进行了探讨。“空白”这一概念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够引发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交流。“空白”作为连接作者创作意识和读者接受意识的桥梁,激发了读者的参与和想象,促使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本文在“空白”概念的观照下,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古典诗词水意象的翻译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在翻译水意象时,保留空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保留原诗中的空白,赋予读者发挥想象,填补空白的机会,从而促使读者发现中国古典诗词中水意象的文化内涵。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译者处理中国古典诗词中水意象空白时保留空白的两种类型:保留原诗词的结构和调整原诗词的结构。在翻译中,具体类型的选择主要是考虑诗歌节奏、韵律等因素。最后,通过对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中水意象时保留空白的效果研究,进一步阐明伊瑟尔提出的“空白”概念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以及翻译活动中保留空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