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费用担保制度是当事人维护自己权益的一项程序“利器”,其应用价值却长时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项制度的优势随着国际商事仲裁的蓬勃发展而日益彰显,除了能有效保障当事人权益外,还能促进仲裁进程的推进、节约仲裁资源、提升仲裁机构竞争力等等,可谓一举多得。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仲裁机构需要把握好“走出去”的珍贵机遇。一方面,立法需要对这一制度作出积极回应,通过修订《仲裁法》,保障仲裁庭的费用担保指令权;另一方面,仲裁机构也应当及时完善相应的仲裁规则,保障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协助仲裁更加高效地进行。文章运用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该制度进行研究,为我国提供丰富经验,有益于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中费用担保制度的确立。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费用担保制度。从费用担保的性质界定入手,引出费用担保与临时措施的联系。通过介绍其在降低“滥诉”率、平衡当事人地位以及降低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困难带来的损失的独特作用,论证费用担保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保护当事人意思自治、推动法庭与仲裁庭之间合理分配权力、促进仲裁裁决公平的法律价值。第二章分析费用担保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介绍费用担保在我国的现状。其次,结合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客观需要,引出我国确立费用担保制度的必要性。最后,从我国法律环境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国际商事仲裁环境发展趋势两个角度论证费用担保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可行性。第三章梳理国际上费用担保制度较为成熟、先进的立法和仲裁机构规则,并对其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国际上费用担保制度的立法体例、运行方式、适用条件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国构建费用担保制度提供借鉴。第四章提出对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中费用担保制度构建的思考。结合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的现有条件,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围绕费用担保制度立法体例的选择、权力在司法和仲裁之间的分配展开论述,最后从仲裁立法规范、仲裁机构规则制定两个维度提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