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文字学家多关注清代乾嘉时期“说文学”鼎盛时期的研究,而晚清“说文学”被当成乾嘉之后的余绪,之后随着古文字学的兴起和近代语言文字学的正式确立,晚清“说文学”渐被忽视,这种局面应该改变。正如王宁《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序》中所言:“仅从一两本名著出发概括的文字学史不是科学的文字学史”,“只有发掘第一手资料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其实,晚清的“说文学”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很多,只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才会写出科学全面的文字学史。晚清时期学者黄以周所著《六书通故》本为其倾力之作《礼书通故》的一部分,但其中对六书理论、古今文校订、上古韵分部等诸多文字、音韵问题多有创见。本文拟对《六书通故》作一番综合研究,发掘其中的价值。分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叙述研究目的及介绍《六书通故》的作者、版本及其在《礼书通故》的地位。再次,对《六书通故》体例分析;分析其书的体例,了解全书的面貌。第二章、《六书通故》的六书说。首先,探讨六书的本质,指出黄以周“六书皆造字之本”的真实含义。其次,评议黄以周《六书通故》的六书体系以及其对前人的继承。第三章、《六书通故》训诂学研究。《六书通故》是为《礼书通故》所作的基础性小学研究,在《六书通故》第二卷中收录了校订郑玄的《三礼注》七十余条案例。《六书通故》通过对郑玄《三礼注》中古文、今文词义的辨析,取得了一定成就。第四章、《六书通故》音韵学研究。《六书通故》分别从上古音声调划分和上古音系分部两个方面论述。从现代的音韵研究看,这两个内容仍然是争论的焦点,本文立足音韵学史发展的脉络,评议《六书通故》的音韵研究的价值。第五章结论;《六书通故》一书为晚清学者黄以周研究“礼学”的基础性小学研究。《六书通故》在文字、训诂、音韵方面都有所创建。从“说文学”发展的背景看,《六书通故》代表了晚清时期“六书”研究发展的整体特点,通过整理和总结前代学者学术成果,试图寻找“六书”研究理论突破的新方法,但由于材料和方法的时代局限,这个任务最终在近代汉语言文字学兴起后才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