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开启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期”。想要与英国建立良好的友邦关系,必然要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尤其是它的历史以及在过去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因此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了有关英国历史的书籍作为翻译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节选自《大不列颠史-第3卷:帝国命运1776-2000》中第五章和第六章,由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西蒙·沙玛所著,并于2009年出版。该书是题材为历史类的原版书籍,至今没有汉语译文出版。整本书包含8章内容,跨越两个世纪,回答了泱泱工业帝国是如何在政治经济双重矛盾的社会中曲折发展的问题。第五章节选部分主要围绕印度总督寇松勋爵、历史学家兼印度高级官员麦考莱和殖民区长官特里维廉的人物事迹展开叙述,他们坚持认为英国是世界上前所未有强国,殖民印度是为其带去福音。虽事与愿违,但仍然推行强硬的英国政策。第六章节选部分主要内容是在达尔豪西的强权管理下,印度人民奋起反抗,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冲突,印度起义终于爆发。印度起义军给以英国殖民政府强烈的暴击,但英国政府也不妥协退让,在旁遮普等地实行分而治之的管理方式,继续勉强地统治着印度。通篇都是客观陈述的基调,从不同话题和角度为读者呈现出1776年至2008年大英帝国的真实面貌。译者采用卡特琳娜·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作为翻译指导。根据这一理论,《大不列颠史-第3卷:帝国命运1776-2000》一书属于信息类文本。而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结构复杂的句子,多为一主句套从句,且从句层层相套,亦或是一主句套从句,以及介词短语等各种成分的插入。这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拦路虎。因此作者在翻译时,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从句法结构方面做了主要分析。运用了拆分、重组以及此词性转换三种翻译技巧,并配以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翻译技巧在信息类文中的应用。因此,在阅读全文、理解全文本的基础上,作者意识到其句法结构复杂的文本特征,从这一着重点出发,通过英汉句法分析与自身实践,总结出以下观点:信息类文本中多出现结构复杂的句子。而运用拆分,重组,词性转化可以化解这类难题,为读者提供更加准确易懂,如译入语语言写的作品一样,朗朗上口。其次,不同类型的文本有不同类型的翻译策略,所译者拿到原著翻译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文本分析,确定文本类型,而卡特琳娜·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对此有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