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报纸政治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比研究——以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新闻报道为例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ycc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语言学又被称为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社会大众语篇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以及语篇生成的社会背景来考察语篇生成者在语言形式和结构方面做出的有意义的选择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进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新闻,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主要手段,越来越受到批评语言学家的重视。一直标榜客观、公正的新闻其实并不只是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报道,事实上,新闻报道传递着各种信息,包括观点态度、社会文化背景等等。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以费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式为框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对选自不同报纸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阐明语篇结构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本文以二十篇分别选自《中国日报》、《华尔街日报》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为语料,从文本层面、话语实践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作了批评性对比分析。在文本层面,从词汇选择和及物性系统方面对所选语料进行了语言特征的考察;在话语实践层面,从引述方式和消息来源方面分析研究了新闻语篇的互文性;在社会实践层面,从社会背景角度为语篇中文本层面和话语层面反映的意识形态给予解释。  通过对语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文本层面,《中国日报》和《华尔街日报》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在词汇选择和及物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描述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其作出的决定时,《中国日报》大多选择积极的、褒义的词汇。相反,《华尔街日报》大多选择消极的、贬义的词汇。另外,两者的报道都以物质过程为主,其次是言语过程和关系过程。但是不同的是,在选择物质过程的实行者时,《中国日报》偏向于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系紧密的实行者,而《华尔街日报》则偏向于与该会议关系不甚紧密的实行者。这些有意义的选择都是受到了报道者意识形态或其所属新闻机构立场的影响。(2)在话语实践层面,两者关于该会议的报道在引述方式和消息来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转述方式方面,《中国日报》大量采用间接引语,其采用的直接引语也超过《华尔街日报》,表明其报道比较客观。在消息来源方面,《中国日报》大量采用有具体的消息来源的引语,高达94.5%,而《华尔街日报》中有具体消息来源的引语只占68.3%,并且使用了30.8%含蓄的消息来源。以上这些差异表明了中美报纸都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意识形态来对同一事件作出截然不同的报道。(3)在社会实践层面,通过将不同的语言特征置于更加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考察,发现中美媒体对这些语言策略作出的选择并非是任意的,而是受到了报道者意识形态及其所属新闻机构立场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功能理论运用于戏剧翻译研究。引入了人际功能等值的翻译模式,对杨宪益译萧伯纳戏剧《匹克梅梁》人物对话进行个案分析,并通过其电影改编本《窈窕
由于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原因,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诟病和敌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今
对于音义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从那之后的两千多年当中,与之相关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语音—物体大小的象似性和拟声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不同权力主体间的博弈成为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试从权力博弈的视角,以博弈的形成要素为横轴,以福利改革的三个重要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