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大农村地区水资源不仅仅是农户生存的必须资源,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但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农村人口的增多,农村水资源短缺、饮水工程设施不足、水资源遭到污染破坏等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个层面的注意。国家已把保证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受降水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再加上季节降水不均匀,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就水利设施建设而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能有效地被利用;就水质方面说,农村社区居民用水安全意识不足,生活用水与饮用水不作区分,使得水中细菌滋生,种种原因导致获得充足安全的饮用水成为喀斯特农村社区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就供水各个环节而言,水源处在最顶端的位置,对其保护与管理的成效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的水源不同于城镇的水源,其小型、分散、服务范围小的特点决定了保护与管理模式需要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管理。所以建立适合农村社区推行的水源保护管理模式,是提高农村水资源利用率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必要措施。 水是农户进行各种生计活动的公共资源,农户生计活动的可持续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提。基于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现实目的,透彻分析生计活动对水源地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水源地保护与管理模式,既保证村民生计又促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文章首先总结了相关文献的,以公共资源理论、物品外部性理论、可持续性生计发展框架为理论指导,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对项目地贵州尼罗村农户进行经济、人文、用水现状调查,取得大量的一手资料;然后基于统计学对尼罗村农户生计资本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各个生计指标与尼罗村生计活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影响尼罗村生计发展最重要的生计资本为用水量的结论;通过总结分析各种生计活动与用水的关系,得出农户在实施生计行为时,会对水源地带来负外部性影响,如农药残留物的污染、生活垃圾及废水的污染、牲畜粪便污染等等的结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尼罗村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且促进其生计可持续发展,而对尼罗村水源地的管理提出了一些细节性建议。并总结出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饮用水水源地“三层次”保护与管理模式。 在模式创建讨论过程中,就农村社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的发展方向,在政府层面、村委层面及村民层面分别提出了建议。政府层面需出台详细的管理细则,将各个村的管理组织正规化,加强对村委的宣讲力度,提高村委干部对各种生计活动的影响预估能力;村委层面需对村内整体的生计活动影响做好全局把控工作,降低生计活动对水源地产生负外部性作用的风险,同时需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同时还要监管好村民的各种行为;村民作为水的直接利用者和影响者,需从思想上认识到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系统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自身保护与管理的义务,约束自身行为,要做到主动向村委备案自身的生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