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通过对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并与常规针刺对照,筛选疗效更佳的临床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方法,以期能寻找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方法,达到更快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对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按统一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63例确诊为颈型颈椎病的中青年患者(入选前一周停用其他治疗方法,近一个月未做针灸治疗),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选取最敏感的阿是穴若干个,数目不定(≤5穴),采用傍针刺法;对照组选取常规穴位,普通针刺法,两组均接入频率100Hz连续波,隔日1次,共治疗5次,共1个疗程。分别于疗前,首次疗后,第3次疗后,第5次疗后进行颈椎病疗效评定、疼痛视觉量表(VAS)观察评分、MOS—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评价其症状改善情况,并对其进行安全性和依从性评价。结果治疗组的三个评分量表在首次、第3次、第5次疗后评定时与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的疼痛视觉量表评分与疗前比较,首次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第3次、第5次疗后评定时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分与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颈椎病疗效评定和MOS—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在首次、第3次、第5次疗后评定时,评分与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颈椎病疗效评定和疼痛视觉量表评分均首次治疗后无明显差异,第3次、第5次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OS—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在首次、第3次、第5次疗后评定时,对照组和治疗组评分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经5次的治疗,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对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选穴普通刺法,3次评定后治疗组的症状亦低于对照组,且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操作安全,依从性好。结论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并延缓中青年颈椎病症状的进展,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同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