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复合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以颗粒物和臭氧为主的大气污染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公众健康、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均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污染源成分谱是大气污染防治研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能够直接反映污染源的污染特征,明确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并能够辨识出指示唯一污染源的特征污染因子,同时还是开展空气质量模拟研究和来源解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大气污染数值模拟来源解析能够定量计算模拟区域内各类污染源的贡献值和分担率,是大气复合污染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浙江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结合区域内形成的特色行业污染源的辨识,开展PM2.5和VOCs源成分谱研究,同时为精准大气污染来源解析提供基础保障。构建了城市扬尘、土壤风沙尘、道路尘和施工扬尘等本地化的PM2.5开放源成分谱;煤烟尘、垃圾焚烧尘、金属冶炼尘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五金制造、固废拆解、污泥处置、船舶修造、橡胶制造等行业的PM2.5固定源成分谱;以及垃圾焚烧、船舶修造、石油化工、油品存储、加油站、印染、水产加工、污水处理、橡胶制造和燃煤电厂等行业的VOCs源成分谱。如船舶修造行业是沿海地区典型的重要临港工业,其尘样中Fe、Zn和E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约占PM2.5总量的0.2473、0.0942和0.0848 g·g-1;其VOCs有组织排放组成中以烷烃和芳烃为主,分别占总量的62.35和34.37 g·g-1。同时,建立了浙江沿海地区主要VOCs排放源的OFPs(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s,臭氧生成潜势)谱,工艺过程源对VOCs排放量和OFPs量贡献最大,分别占40.90%和44.26%。结果较为完整地填补了该区域的污染源成分谱基础数据,也为进一步研究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素材。针对CMB模型在解析开放源时常遇到的共线性问题,将城市扬尘视为环境受体,并引入富集因子以放大不同类型尘源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环境样品和城市扬尘的两次模拟解析,提出改进的CMB模拟解析技术,顺利分离出土壤尘、道路尘、施工扬尘和城市扬尘各自的贡献,最终获得更为详细精准的PM2.5来源解析结果,道路尘、土壤尘、施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2.5的贡献分别为0.47%、2.24%、0.09%和21.91%。利用WRF-CMAQ模型搭建了三层嵌套模拟平台,针对该区域某代表性城市(ZS市)开展大气污染模拟研究,并开展PM2.5及O3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利用ISAM源追踪算法获得ZS市PM2.5、O3、VOCs、NO2、SO2及NH3的来源解析结果。结合CMB对一次源解析较为精准及CMAQ可以解析多种污染物的优势,建立了一套CMB-CMAQ联用模型的解析技术,在保留CMB模型对PM2.5一次源解析较高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了CMB结果中二次源的再分配,从而获得了包括一次源贡献和二次源贡献的综合的更为精准可靠的结果,外来源贡献最大,为28.30%,其次为船舶源和道路移动源,分别为14.62%和11.59%,工业燃烧源和工艺过程源贡献分别为5.27%和7.96%。最后,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和本课题组相关的其他研究成果,以区域发展及减排规划为导向,从区域和重点排放源的不同尺度提出了开展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利用情景模拟分析方法,预测了不同减排情景下的污染形成情况,从而在大尺度宏观上提出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针对不同领域重点排放源,利用全过程控制的案例分析可知,沿海地区应在交通运输领域应重点开展船舶排放的管控;工业领域燃煤烟气应加快超低排放的推行,且NOX排放是优先需要控制的污染物;农业领域中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再利用可以作为未来减少煤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发展方向之一。最终通过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可知基于本研究提出的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在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