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精神顿悟手法和后期的意识流技巧之间的一个必然过渡。全文由五章以及结尾的22篇日记组成,乔伊斯每章都以不同语体塑造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心路历程,尤其在结尾3月20日到4月27日零碎的22篇日记中,作者用第一人称内视角以及前景化的语言揭示了斯蒂芬流亡之前纷繁复杂的意识之流,是乔伊斯意识流手法的一次尝试,为后期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的写作奠定基础。然而,尽管国内外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没有学者专门地进行过分析与研究。因而,本文就从文体学角度对结尾日记中的语言风格以及叙述视角进行阐释,希望为该小说的赏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读者批评鉴赏有较大启发,也为进一步理解乔伊斯意识流手法的使用提供帮助。小说结尾的日记体是一种特殊的语体,揭示了斯蒂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细读文本发现,为了逼真再现人物意识,乔伊斯采用了符合人物意识活动的语体,它有助于捕捉人物转瞬即逝的心理感受。口语词的使用使得人物个性塑造更加鲜明,易于被读者接受,例如“damn”的多次重复使用体现了斯蒂芬对自己语言被殖民的悲愤心理;新造词的使用易于吸引读者眼球,凸显乔伊斯的语言创造才能;心理过程动词的使用使乔伊斯向读者展示了斯蒂芬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感受与看法,以及他对自身的认知,突出他的逐渐独立与成熟。除了词汇上的文体特征外,乔伊斯还通过语法上的典型前景化语言展示了斯蒂芬思想的琐碎性和随意性。残缺句或是省略句不仅是意识流的文体特征,更是斯蒂芬语言图式的文体表征,形象地模仿了人物的意识之流,有助于读者体会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受伯格森“心理时间”原则的影响,乔伊斯将不同时间中的故事情节和场景拼凑在一起,让读者体会到时间和斯蒂芬意识的跳跃性与无序性;通过使用倒装句,乔伊斯强调了斯蒂芬对周围人物以及环境的感受,讽刺了国人的无知,也为文章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好奇心。乔伊斯还采用了意识流语篇中常用的修辞,赋予小说诗性和音乐性。语音上头韵、类韵等的使用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也让语言表达更加紧凑、和谐,具有吸引力;叠言的使用让文章富有节奏感,强化人物的情感;通过象征手法,乔伊斯向读者呈现了斯蒂芬流亡之前的困惑,为小说增添了艺术效果。日记中第一人称内视角及内心独白的使用,逼真再现了主人公近期思想、艺术以及文学上的成熟,展现了他流亡之前的孤独感。通过对日记中非正式文体特征与文体效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画像》中的日记体符合乔伊斯的意识流写作风格,是他意识流手法的早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