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虽然时断时续,但始终不曾停止。如今,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经济复苏迹象迟迟未现的情况下,新一轮国企改革被视为肩负着“破局”任务的重大战略。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对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的助力究竟如何,尚未出现明确的答案。因此,在改革之初再次对国企的效率问题进行审视,有助于为正在开展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改革思路和实施路径。本文首先回顾了企业效率在学术领域的研究演化历程,并对近年来有关中国国有企业的直接效率和间接效率、国有企业改制成效等问题的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随后,本文回顾了国有企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根据国有企业所处行业的属性进行了分类,并与非国有企业的效率进行了研究比较。在上述基础上,论文利用1998-2007年的数据,测算了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所建面板进行回归,实证分析了企业产权结构和所属行业市场的竞争性程度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分别对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企业分别进行了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产权结构和所属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对国企的改革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当国企所属行业的市场竞争性程度较高时,国企的产权改革有助于效率的提高,而当国企所属的行业市场竞争性程度不高或者处于较高的行政垄断时,国企产权改革的效率改善就不明显,成效并不显著。从区域特征看,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行政性垄断较弱,国企产权改革的效果较好,而中西部地区整体行政性干预程度较高,国企的产权改革效果较差。为此,本文的建议是:(1)合理界定国有企业所属类别,促进国企改革有序推进;(2)设立全新评价考核体系,调整公共产品类国有企业改革思路;(3)在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加速推进国企产权改革;(4)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或行政垄断性较高的行业,首先开展去行政性垄断等市场化改革;(5)在东部地区加快国企产权改革,中西部地区则应该首先开展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