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检测实验性结肠炎经川芎嗪治疗前后NF-kB/COX-2信号通路的变化,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经川芎嗪治疗前后疾病相关评价指标的变化,说明川芎嗪治疗作用同时探求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及制备UC模型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简称DSS)口饲法制备小鼠UC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N组(正常对照组),M组(UC模型组),Y组(生理盐水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对照组)以及Z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UC组)。每天定时对各组实验小鼠的一般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以及给予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造模结束后对实验小鼠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将几项评分综合对UC模型进行评价。2.NF-kB/COX-2该信号通路的改变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之间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转氨酶链聚合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PCR)以及免疫组化学方法评价UC发生过程中NF-kBp65、COX-2表达的变化。3. NF-kB/COX-2该通路在经川芎嗪干预前后的UC模型中所出现的变化采用川芎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较生理盐水治疗UC及UC模型组,观察其治疗前后NF-kBp65、COX-2在各组表达的变化,探讨川芎嗪在UC的治疗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在UC治疗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正常对照组小鼠在试验期间,每天饮食饮水正常,皮毛光泽,活跃,反应灵敏,无大便性状改变,未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M组的部分小鼠在予5%DSS溶液代替饮用水的第2天开始出现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无明显大便性状及颜色的改变。第3-4天出现大便变稀,大便隐血强阳性,甚至可见黑褐色血便,部分出现少许黏肛,饮食减少,易惊恐,喜扎堆;5-7天出现明显稀血便,肉眼纯稀血便,饮食减少,皮毛凌乱少光泽,精神萎靡,体重明显下降。剖取结肠观察可见N组实验小鼠结肠颜色粉红并且肠壁光滑。模型组小鼠肠色深红,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可见肠腔内有大量血性分泌物。2.HE染色: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可见明显的炎症反应,主要体现在表面上皮脱落、腺体萎缩或消失、广泛炎性细胞侵润等典型炎症反应,M组与N组两组的组织学结果比较显示有统计学意义,并且M组组织学变化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特征,提示:我们本次的实验完成了对小鼠UC模型的复制。Z组小鼠经川芎嗪治疗7天后比较M组可见病变黏膜充血水肿减轻,镜下黏膜及黏膜浅层仍有部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侵润,并且Z组小鼠结肠黏膜染色后组织学计分结果低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3.RT-PCR结果及免疫组化结果:与N组比较,M组NF-kBp65、COX-2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经由川芎嗪治疗后,UC的炎症状态较M组明显得到改善,NF-kBp65以及COX-2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二者在两组中统计结果比较存在差别(P<0.05)。免疫组化学结果显示, M组中可见NF-kBp65、COX-2表达都有显著增加;经川芎嗪治疗后,UC炎症状态得到缓解,NF-kBp65、COX-2在Z组表达显著降低,Z组免疫组化学评分比较M组其结果存在统计学的差别(P<0.05)。Y组相比较M组,其炎症状态有所缓解,NF-kBp65、COX-2表达均有所减少,但是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NF-kBp65和COX-2在UC模型小鼠的结肠黏膜中表达均有增多,提示二者的过表达可能促使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表明NF-kB/COX-2信号通路在UC的疾病发展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川芎嗪能够改变NF-kBp65及COX-2在UC中的表达,二者所导致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进一步恶化能够被川芎嗪逆转阻断,提示川芎嗪可能经由NF-kB/COX-2信号通路的激活对该病发挥治疗作用,但其治疗作用可能并不完全依赖此信号通路。